白鹤岭古道

#

人文历史

七百多年风云,在这条古道上留下了诸多历史痕迹。不过,能留存至今的业已不多。 据资料介绍,岭径上下,盘旋直上白鹤峰,旧有“接官”、“御风”、“跨鹤”、“骖鸾”等五亭,如今只有遗迹残存。另有明人徐用检的“海阔天空”,民国许世英的“白鹤”,以及“海鹤雄视”、“鹤翥鸾翔”、“沧海一粟”、“天清海晏”等摩崖题刻,浑劲凝重。沿石磴道向南峰顶,有三座始建于宋代的古刹。 据省历史学会常务理事、宁德师范学院政教系主任、教授林校生撰文记录,其1998年于上距白鹤岭口七百一十级阶磴的地方,在里侧崖壁的下部寻找到一方题刻,长约三尺多,宽近二尺。上书三行竖排内容:“康熙戊寅季夏吉旦,恩主汪侯捐俸重修官道功德碑,侯讳大□□□合邑绅衿子民同立”。据其判断,此碑刻当与居官宁德的汪大润有关。 汪大润在宁德居官,政绩甚丰,主持多项公益工程,生怕扰民,情愿捐献出自己的俸禄,无怪乎深得民众拥戴。可惜,“遗爱祠”早已毁绝,“合纪”其建观、修路、浚湖三大政绩的石碑也已荡然无存,而今只留下岭边这草草刻书的修路“功德碑”。 古代科技落后,工具简陋,开山劈路,难度甚大,往往只能先粗粗草创,而后随行随修。白鹤岭官道在汪大润主持整治前后,也屡有修缮。 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因倭乱再废。崇祯三年(1630年),庠生杨文炳等以“青鸾既变,士气不扬”为由,堵塞岭路,时任湖南桂东知县的邑人崔世召闻讯,欣然命笔《闻南路复开志喜》。随后不久,白鹤岭后村民向省衙控诉成功,县令杨定国奉命重修此道。实际上,历代主张堵塞岭道的都是封建士大夫,他们认为“岭路直射县城,有伤文运。”而宁罗边境的老百姓却是岭道的拥护者,他们不管什么风水不风水,只要求出行便捷为第一。此后至民国时期,此岭道一直是省城连接闽东各县的主要陆上通道。2006年,岭头三村(岭头、叶厝、田中)公路修通后,白鹤岭道仍为宁德岭头三村和罗源河洋等山区临近村民所利用。

特色

在白鹤岭古官路开辟之前,由宁德通往省城福州的主通道则在“南路”,也就是宁德二都朱溪翻越飞鸾岭到罗源的“朱溪古道”。陆游“为福州宁德主簿,入郡,过罗源县走马岭”时走的就是这条旧道。 到了南宋宝庆年间,时任宁德县主簿的丁大全废朱溪古道,“开辟白鹤岭路”,接罗源,经宁德县城、七都,过福安县境的大获、衡阳、下白石、湾坞、溪尾到盐田接旧道。这段历史记载在清乾隆版的《宁德县志》中。 需要说明的是,据有关资料表明,在“开辟”之前,白鹤岭已经有山道通行了。比丁大全早六十多年任宁德主簿的陆游曾在其所书《宁德城隍庙记》中写道:“双岩、白鹤之岭,其高摩天,其险立壁,负者股栗,乘者心惮”。由此可看出,在此之前,白鹤岭早已有一条极其险峻的山道,路上有“负者”,也有“乘者”,表明已经有乡民往来和运送物质了。但白鹤岭路真正成为官驿大道,则是丁大全“开辟白鹤岭路”之后。 丁大全是何时在宁德任职,在正史中没有提及,据乾隆版《宁德县志》记载:“丁大全,镇江人。先为萧山尉,宝庆间(1225~1227年)任”【此记载有误,丁大全任萧山尉是在中进士后,即嘉熙三年,1238年,那么任宁德主簿就不会在萧山尉后。】也正因为丁大全任职是在四十八岁中进士之前,所以鲜见于正史记载。在他莅任宁德间,正值壮年,敢于拼搏,他看到“宁德为邑,带山负海。双岩、白鹤之岭,其高摩天,其险立壁……”,原有的“朱溪古道”路程较长,行走不便,遂力排众议,克服资金等困难,募工开辟了白鹤岭路,这条道路建成后,大大缩短了宁德通往福州的路程,方便了来往的客商以及宁罗两县的居民。 然而,因为后来的丁大全名声不好,“白鹤岭道”自修建以来,颇受非议。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知县叶稠弃白鹤岭官道,复开南路,而时任云南道监察御史邑人陈褎在《募开南路记》中就指名道姓的说开辟白鹤岭路“是皆丁主簿之奸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