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峰古道

#

人文历史

妙峰山的娘娘庙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前,在京津一代相当有名,每年庙会期间都有好几万人来此进香,在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后,这里的庙会才逐渐冷清下来,“妙峰古香道”曾是旧时人们去妙峰山进香的主要道路。

妙峰古道原为山间土路,崎岖难行,清同治年间,慈禧要去妙峰山进香,太监安德海为讨好慈禧太后,出资重修此道,道宽七尺,用当地天然石板砌成层蹬,动用大批工匠,遇山开路,遇水架桥,据说每铺石一块就得用白银一两,可见工匠之劳苦,工程之艰巨。
响墙茶棚原名福观茶棚,为妙峰古香道上的第一个茶棚。清光绪二十三年,茶棚因年久失修,内务府储秀宫首领高福喜及各香会组织,捐白银三千余两,重修响墙茶棚。设北大殿三间,其余配房十余间。大殿门额有匾,题“头道行宫”,原为陆润庠(字风石,苏州人,傅仪的汉文老师)所书,左右木柱上悬挂对联,上联书“响应叩祷佛前无不应”,下联书“墙空跳出界外是真空”。响墙茶棚年代久远,从乾隆五十二年(1788年)延续有道光、咸丰、同治、光绪等年间至中华民国。
妙峰古道穿越阳台山自然风景区,从海淀区的北安河村到妙峰山的娘娘庙,全程共40里,中间设5个茶棚,依次是响墙茶棚——朝阳院茶棚——瓜打石茶棚——庙儿洼茶棚(进入门头沟区)——涧沟村茶棚,古道两侧古树名木众多,峰峦叠翠。开春时,古香道旁到处是桃花杏花。
“善来金阶”是人在妙峰古香道旁的一处题刻。香期时,本香道人流日以万计,但一踏入香道,便“一洗尊卑之分,贵贱之殊”,“相见以诚,童叟无欺”,饥渴有粥相待,憩息有茶棚解劳,朝山者莫不感到,若无善举,实为负罪,因此朝山进香者皆为善来。
在三十年前,这条古香道还是妙峰山通往外界的主要通道。
在九十年代初,古香道上有一棵松树被风吹倒横卧在路上,至今还活着。
由于离市区近,交通方便,从颐和园乘346路汽车就可到北安河,市内有许多登山爱好者都爱登这条路上的海淀一段(往返32里),汽车可以一直开到朝阳院茶棚上的金山寺,从金山寺到庙儿洼茶棚(16里),是非常适合登山锻炼的一条路线。经常有许多爱好远足的游客来这里进行登山锻炼。大部分人是从北安河到涧沟村(往返64里),或走到海淀与门头沟交界的庙儿洼,再返回北安河。
妙峰古道自东向西穿越阳台山自然风景区,直达妙峰山,群峰如笋,白云飘浮于山峰间;举目四望,崇山峻岭,长谷巨壑,旷远幽深,烟岚如幻,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阳台山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自然风景区,有众多古刹,园林、名泉、奇峰,辽咸雍年间,就称为“蓟壤名峰”,金代章宗时期,享有盛名的“西山八大水院”中的金水院(金山寺)、香水院(法云寺)、清水院(大觉寺)就座落在阳台山的青松翠柏之中,享誉京城的“妙峰古道”千百年来迎来送走了万千游客,古道三奇石令人叹为观止。金山泉、银杏树林成为金山寺的绝妙佳景,龙潭峡谷飞瀑直泻石潭,著名的妙高峰醇亲王墓(七王坟)是风景区秀美的皇家园林。
风景区内植被层次丰富,植物种类多达一千余种,其中古树名木占海淀区的51.9%,山峻峰奇,林深树密,层嶂巍峨,流水淙淙,仲春时节,满山遍野的桃花、杏花、槐花依次开放,如烟似海,花香飘溢;金秋时节,秋风送爽,满山红叶。

特色

妙峰山峰底天阔,空气清新,灌木群英生机盎然,仅木本植物就有600余种,优质药材20余类,各种奇花异卉四季常开,山桃花、野丁香、山茉莉、杜鹃花、麦秆菊、千亩玫瑰花此开彼落,形成了“四面有山皆如画,一年无日不看花”的特有景致。
妙峰山浓聚名山之奇景,汇聚人间福地之精华,境内名胜古迹众多,著名的有辽代皇家名刹仰山栖隐禅寺、大云寺、宛平八景之一,名“灵岩探胜”的滴水岩、末代皇帝溥仪的英文老师庄士敦的私人别墅等古庞贝遗址,可谓“山为佛生景,佛为山增色”,二者相得益彰。
妙峰山奇松傲站峭壁,迎客松、携手松、胜利松、凤凰展翅松……皆以形赋意,令人称绝;猿人石、状元石、茶壶山灵幻奇巧,与奇松巧妙结合,惟妙惟肖,若静若动,幻海沉浮,令人浮想联翩;登顶远眺,犹如置身天庭,无限风光尽收眼底。身临妙峰山,您时时能感受到鬼斧神工的宗教建筑艺术与广袤深邃的大自然相和谐的无穷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