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古道

#

人文历史

据《旧唐书》、《新唐书》等史籍记载:唐天宝年间(742—756),唐玄宗为满足宠妃玉环食新鲜荔枝的喜好,颁旨在涪州建优质荔枝园,修整涪州到西安的道路,从涪州置专驿,换人换马不换物,接力快速传送。建起一条专供荔枝运输的驿道,被称作“荔枝道”,全程1000多公里。唐时此道广设驿站,盛极一时,官商邮旅称便。北宋时,一度荒废,李复曾议修复,其《橘水集.与王楷书》有记述:“自洋南至达州,往日曾为驿程,今虽坏废,兴工亦不难亦。”明清时,成为川陕往来客商的重要道路,此道再度兴盛,《三省边防记》称之为“川陕要道”。

驿站

《大唐久典》记载:唐代驿道每隔20里设置1个驿站,最盛时全国各地驿道总共有1639个驿站,驿道工作人员2万余人。要数最繁华就是这条荔枝道了,负责运鲜荔枝的驿使,把采摘下的荔枝带叶密封于所砍下的竹筒中,一是土法保鲜,另外是防止路途中挤压,然后装笼上马:二十里一换人,六十里一换马。“日夜兼程,紧鞭急蹄,保证在七天七夜时间中,把鲜荔枝送到长安”。其速度之快,相当于当今的“特快专递”了。诗人杜牧在《过华清宫绝句》中有最为精彩的描述:“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就是对当时“荔枝道”的生动写照。
荔枝来历

从中国地图上来看,唐明皇为何不去荔枝盛产地两广,而要沿此道去川东,南取荔枝?经过调查,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杨贵妃是四川忠县人,属涪陵郡,《华阳国志.巴志》载:“东至鱼腹(今四川秦节),西至子午道,北接汉中,南极黔涪……其果实之珍者,树有荔枝,《蜀都赋》注引《南裔志》也说: ……江东至郡江洲县往往有荔枝……”。可见,属于亚热带态气候的川东南,当时是产荔枝的。杨玉环幼时在老家即爱食此物,当了贵妃仍念念不忘乡情。李肇《国史补》云:“贵妃生于蜀,好食荔枝,故每岁飞驰以进”。尽管涪陵荔枝在质量上不及南国所产,但从成都近了一两千里,若舍近求远,路迢时旷,难以保鲜。其次,长安至川东南如经褒斜成都,绕道何止六七百里,权衡之下,以走子午道进镇巴境内入蜀为最近,于是荔枝道便成了,也就成为唐朝最繁华的一条驿道。
驿传荔枝

杨贵妃爱嗜荔枝在历史上是出了名的,唐玄宗对她“三千宠爱在一身”也是青史留名的,于是便导演出一幕“驿传荔枝”的闹剧,与周幽王、褒妣的“烽火戏诸候”一样成为历代文人讽咏的范本。在君权至上的封建时代,上有所好,地方官自然肝脑涂地,满足其需要。荔枝被列为涪洲贡品,他们叫人从产地摘下,以竹筒盛装,马脖上系铃铛,老远都能听见,快马加鞭,日夜兼程,送往长安。朝延发有专门护照,沿途任何人不管发生任何事加以阻挡。《舆地记胜》引《洋川志》记载:“杨贵妃嗜生荔枝,治驿自涪陵,由达州取道西乡入子午谷至长安才三日,香、色仍未变”。但《涪州志》记载“七日到长安”,说法有异,按照古代良马日行千里,各驿站又换马接力,二千里路程三日到达似乎可信,但从荔枝道整个路程的坚难考虑,七日比较实际。总之,当时驿贡荔枝是一种性命悠关的大事,只要爱妃能吃到鲜荔枝,沿途马死人亡在所不惜,当我们读到杜甫诗“忆昔南州使,奔腾献荔枝,百马死山中,至今耆旧悲”仅仅为了贵妃品尝几颗鲜荔枝,百马死山中,能不使人扼腕兴叹。

荔枝古道,延续千年,历代王朝将它作为通蜀的主要交通要道。明清时,荔枝道最为兴盛,商贾多由此道入川。据史料记载,明、清两代禁止私盐、茶、大路均设关卡,严行查禁,四川省自贡市现有的《西秦会络记》记载:陕西商人云集,有八店街,称为“八大号”,还修建了陕西届。不管怎么说,荔枝道曾经“商旅联桶,隐隐层层,冠带交错,万辕接轸”(张衡“两京赋”),特别是川陕交界处。沿着荔枝道沿线建立的贸易集市,如明未清初的最繁华街市,川陕鄂盐商交易市场的盐场坝,渔渡坝,响洞等街市,其名一直延用现在。对促进川陕鄂的物质交流和经济发展起过极其重大的作用,荔枝道事实上已成为历史贯通,南北交通的主脉。至今流传在镇巴民间还有“一条黄龙(火纸)出川去,一条白龙(棉花)入川来”的说法,证明荔枝道在历代已经是出陕进川的一条重要交通输扭,同时也是荆楚文化带来的物质文化方面的繁荣,巴蜀文化的延续,从三国时起的小巴间道,演驿到唐朝的荔枝道,延伸到今天的210国道。形成远古的民俗风情、婚丧嫁娶、生活习俗,包括语言等都与四川豪无差异,境内的手工业及农具打造,民间醇洒,火纸制作技艺等,以及民间音乐中的曲艺(渔鼓)唢呐、孝歌……民俗生活中的婚丧嫁娶礼仪,彩莲船、龙灯、狮舞等追溯到元、明、清等朝代,沿着荔枝道,由川、楚移民带入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促进了古道沿线独有的荆楚物质文化和巴蜀精神文化的大融合。

特色

荔枝古道保留最为完好的,要数平昌县马鞍乡到万源市鹰背乡的路段。至今还有拦马墙、饮马槽、关墙、衙门营盘等遗迹存在。长长的石梯和石板铺成的道路还没有受到公路的干扰,被岁月打磨得嶙峋而斑驳。漫步其间,倍感历史的厚重与沧凉。
马鞍乡与鹰背乡交界处的鸡公寨,荔枝古道从悬崖边经过,在崖边用大石条砌了长长的护栏,人称“拦马墙”,据说是当年为防止马匹受惊失蹄坠崖而修建的。此处的关墙也保存较好,左边拦马墙和右边石壁上深深的弯槽,据说是当年闩门杠用的,叫做门杠槽。
从鸡公寨过竹筒沟,到化米梁衙门营盘,路边还保留着几个完整的饮马槽。所谓饮马槽,是在古道的大石板上凿一个长方形的槽,装马料喂马的。其中一个饮马槽长60厘米,宽50厘米,深20厘米;距离方槽80厘米远的地方凿有一个圆孔,直径20厘米,深25厘米,是钉木桩拴马用的。
竹筒沟,只听这名字就让人心惊肉跳,两边是高高的山岭,早年古柏森森,沟底一条幽深的石板路伸向远方,象竹筒一样易进难出。过去,这里常有匪盗出入。当地老年人传说,很久以前,给朝廷进贡梨子的马队经过竹筒沟,遭到匪盗抢劫,皇帝派官兵前往剿灭,在此发生了一场恶战,尸横遍野,血染红了竹筒沟的石板路。人们在沟里砌了一座梨子庙(所谓梨子庙,最早是荔枝庙,后被讹作梨子庙),以求菩萨保佑梨子能平安出沟,破庙遗迹尚存,只是梨子菩萨几年前被人偷走了。听说,从前还有个戏子据此编了一部戏文。童谣道:“上了鸡公寨,梨子在不在;进了竹筒沟,梨子就要丢;过了化米梁,梨子才稳当。”
化米梁下面有个地方叫衙门坪,传说是专为管理护送荔枝工作而设置的衙门,围墙依稀可辨。后边有座古坟,至今人们还叫它官儿坟。据说一个衙门官员看中了这块形如“黄蛇赶鼠”的风水宝地,死后葬在那里的。衙门营盘对面垭口的土门,是荔枝道上的一道重要关卡,厚重高大的石门前几年修公路时才毁掉了。
荔枝古道经过鹰背乡街道,走苟家河,过夹石阳沟,下紫马坎,到龙王桥,当年这里人如流水马如龙,沿途有许多歇脚的旅店,人称幺店子。传送荔枝的从这里走过,挑草纸的从这里走过,背棉花的从这里走过,贩盐巴的从这里走过。据龙王桥年近九旬的苟良臣回忆:解放前,他家的三合院,几乎每天晚上都要歇一二百人,有时候过往客商实在太多了,屋子里宿不下,客商们就把马拴在院子旁边的树林里,人在空地上烤火歇脚,老人还说沿途的幺店子都是如此。遥想当年,荔枝道好不繁华!
紫马坎,还有一段关于荔枝的动人故事。传说当年运送荔枝的马夫骑马来到山前,看见前面的燕尔河涨水了,白浪滔天,淹没了供人马通行的石墩子。人和马过不去了,荔枝无法按时传送到宫里,是要杀头的。马夫心想,进亦死,退亦死,不如在此石壁上撞死。马夫正要向石壁撞去,但见自己的高头大马由白变紫,顺从地俯下身子,瞧它那眼神分明是要自己骑上去。马夫跨上紫马背,紫马倏地站起,后脚在石壁上猛地一蹬,腾空飞过燕尔河和马板滩,在四五公里外的三官场才歇下脚,紫马又变成了白马。传说是玉皇大帝同情马夫的命运,派天马下凡救了马夫一命。石壁上永远地留下了两个深深的马蹄印。劳动人民为了感谢玉皇的仁慈,在夹石阳沟建了一座玉皇观,至今还保存着。
荔枝道是唐玄宗与杨贵妃情爱的结晶,是历史的见证,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一要便捷,二要坚固。苟家河的石桥是很有特色的,人称“四保险桥”。桥墩由石条砌成,石条与石条之间凿有深槽,内插石片,桥墩不会动摇,这是一保险;桥墩上面有楔头,桥板嵌入里面,桥板不会被水冲走,这是二保险;桥板下面架有粗大的横木,桥更能承受重压,这是三保险;桥板与桥板之间有“8”字形的楔头,安装“8”字形的石块,对桥板起固定作用,这是四保险。“四保险”石桥的构建充分展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皇权和爱情的力量也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