曳岭古道

#

人文历史

曳岭古道的开辟可追溯至隋唐以前。古茭坑驿距梅田驿45里,中间在凤前设渡,与梅田古道相接,最早为松阳通临海郡治章安的官路。唐宋时期成为军事争夺的重要路线。唐袁晁,宋方腊,明叶宗留、陶得二所领导的起义军都曾往返转战于此古道。

据《处州府志》载:“曳岭相传有仙曳履过此,故名”。曳岭脚村因在曳岭山脚而得名。该村700多人口中,有500多是蔡姓人,是莲都区最大的蔡姓村。曳岭脚村蔡氏,源于蔡侯叔度,是周时的国姓。 据资料介绍,曳岭脚村是一个英才辈出,名扬古今的文化村。五代时蔡氏迁居曳岭脚后,非常重视教化,求学之风蔚然,英才辈出。尤其在宋代成为鼎盛时期,宋皇祐五年(1053)到咸淳元年(1265)212年间,出了14名进士,另外还有举人12人,征辟7人,因而有“进士村”的美誉。这其中,有父子同场,兄弟同进,叔侄同科的,被誉为“一家双桂”、“一门三人同扣龙门”。在14名进士中,最为出名的当属蔡仲龙。蔡仲龙是嘉定十六年榜眼,后升状元,成为处州府唯一的文状元。蔡仲龙平时为人做事非常平实,不喜欢高谈阔论,官至端明殿学士,辅佐朝政。他对古处州府迁移和文化教育方面,都做出了贡献。死后朝廷在该村赐建“状元”石牌坊。可惜我们此次因行程紧张,没有好好在村内转游,欣赏古村落美景。

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