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栈岭古道

#

人文历史

  在黟县档案馆大门外墙边侧,还竖立着好几块古碑刻。其中有一块为清乾隆二年(1737年)《建造东门永吉桥记》古碑,碑石质地为“黟县青”,由赐进士出身文林郎知江南徽州府黟县知事加一级记录一次壬子科江南文武两同考官黄家甲撰文。碑文为楷书阴刻,共590余字。古人修桥筑路建亭等义举,就是以这种树碑立传等方式得以彰显,并激励更多的后来者顶礼膜拜,将这一美德世代弘扬并广为传承下去。
有古道就不乏名桥,羊栈岭古道的名桥且古且完好。在羊栈岭脚有被誉为“徽州木雕第一村”的卢村,村口处就有古石桥两座,一座名为“驷车桥”的单孔石拱桥,相传始建于宋。由于古人认为驷马高车,非显贵者不得乘坐,而卢村宋代出了一位显赫人物谏议大夫卢臣忠,故以“驷车”作桥名,可以显示卢氏家族的高贵。另一座为“采虹桥”,建于清乾隆年间,为三孔石梁桥。羊栈岭古道从县城起点的北门桥,也是始建于宋,为三孔石拱桥,原名“戊巳桥”,桥名因修建而几经变更,现名“通济桥”,取通畅济世之义,至今仍是古黟文化名城一道亮丽的风景。
到处是景的羊栈岭古道,真是一路的山清水秀,一路的田园风光。如今的羊栈岭古道,因公路沿古道修建而已断断续续,但沿途古道旁残存的路亭,似乎还在述说着过往的故事;苍老的古桥下,永不停息的羊栈河仍在静静地流淌;平滑光亮的长条石板路面,见证着岁月悠悠和世事沧桑。
遥想当年,商人行客在羊栈岭这样崎岖险峻的山道上,为名为利为生计而奔波,全靠肩挑步行,行路十分艰辛。但靠两条腿走“11路公交车”,虽则旅途劳顿,却也很接地气,沿途绮丽的自然风光,古朴的风物古迹,都能勾起文人墨客的诗情画意。因此,历史上留下不少描绘羊栈岭古道高峻深幽、林翠水秀的诗词歌赋。清乾隆黟县令、吴县人施源曾在《黟山竹枝词》中叹道:“牛泉山下古羊肠,诘屈崎岖石径荒。比似蚁穿珠九曲,人传此道走丹阳。”同是吴县人的清代文字学家朱骏声,也写下了《晓月过羊栈》诗篇:“清夜闻鸡起,舆筏又一程。树欹风有影,鸟静月无声。路折山腰转,人磨屋顶行。自从羊栈过,已觉客心平。”朱骏声曾任黟县训导,后竟定居在羊栈岭古道必经的城郊石村,潜心于文字学研究,并撰有《说文通训定声》等名著,且子孙三代均为事业有成的黟县名人。
就像当今常说的“要想富,先修路”一样,过去的古道,尤其是官道经过的村落,因人流物流的集聚效应,大都率先繁荣兴旺起来。现已名闻遐迩的世界文化遗产地宏村,就位于羊栈河的东岸,与古道仅一河相隔。在羊栈岭古道上,曾先后出现了麻田街、北庄街和际村街等,村落并称为街道,足见其繁华程度。以至今天当你漫步这些街道时,两边林立的店肆遗痕仍清晰可辨;当年古街道上人欢马叫、商贸繁盛的景象依稀可以想见。
这条古驿道还曾流传着太多的故事传说,特别是在那兵荒马乱的年代里。清咸丰、同治年间,清军与太平天国军队就在此进行拉锯式争斗,多次交战。清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忠王李秀成率数万大军,越过羊栈岭进入黟县,现今际村街上还有当年被战火烧过的痕迹。在革命战争的峥嵘岁月里,1934年8月2日,著名的际村暴动,就惊心动魄地发生在际村街上。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由新四军将领刘奎率领的黄山游击队,也在羊栈岭一带开展游击战争,有力地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至今黟县民间还流传着“打不死的刘奎”之说。
由于羊栈岭古道的交通战略地位极其显赫,解放后对古道的改造也首当其冲。先是开通了黟县至际村的乡村公路,再将公路延伸至羊栈岭南,并在岭高722米处开凿安徽省历史上第一座公路隧道。但羊栈岭地势地貌甚是复杂,隧道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几经波折,始建于1973年,最终于1985年建成通车。隧道总长372米,宽6.5米,高8米。时任省政协主席张恺帆欣然为隧道题额:“羊栈岭隧道”五个遒劲刚毅的大字,用“黟县青”刻石后镶嵌在隧道南北进出洞口的上方,与洞口的八字门造型相映生辉。
从此,羊栈岭古道可谓天堑变通途。

特色

羊栈岭位于黟县北部,距县城约18公里,海拔774米。西接牛泉山,东连风茅岭,是宁池古道的重要关隘,古有“北控宣池,南通歙休”之说,向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清咸丰、同治年间,清军与太平天国军队曾于此交战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