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陵古道又叫马陵道,是战国时期著名的马陵之战古战场,孙膑于齐威王四年击魏救赵,被任为军师,他采用避实就虚的战术,败庞涓于此。齐威王十六年,他又用“退兵减灶”诱敌深入之法,败魏军于马陵道,两次战役使齐威大振。“诸侯东面朝齐。”孙膑所著《孙膑兵法》,于1972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西汉暮中又重新发现,他对《孙子(孙武)兵法》有新的发展。
人文历史
1992年,孙膑兵法暨马陵之战学术研讨会在郯城召开,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揭开马陵战役的千古之迷,史学界考证认定:齐魏马陵之战的战址在今新沂至山东郯城东部的马陵山的群山之中。中国历史学家、《中国通史》的作者周谷城和中国军事科学院院长郭化若题写的“马陵古道”和“古马陵道”分别镌刻在马陵古道的碑石之上。
后汉五年,韩信反楚王刘交在此战,唐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黄巢率领农民起义军转战于此,至今留下“黄巢”这一地名。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和夫人梁红玉以及抗金名将魏胜、张荣等均在马陵山上拒守,勇截南侵的金兵,黄巢关、金斗关为古代的关隘之地,马陵山临沭河、接平原,地势险要,自古以来为南北交通之孔道,特殊的地理位置,使齐、鲁、吴、越、楚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形成独具特色、内涵丰富的钟吾文化。
特色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马陵山位于新沂市南郊10公里,古称司吾山、司镇山、吾山,规划面积28.9平方公里,由峰山、斗山、虎山、奶奶山和黄花菜岭五座山头组成,当地人称之为“五姊妹山”。群峰之中,以峰山五华顶为主峰,海拔91.8米。山虽不高,却沟壑纵横,重峦迭嶂,蕴幽藏丽。自古以来,为“淮北胜概”,“形胜之美称于江淮”。
马陵山发脉泰岳,绵亘数百里,号称“八百里马陵”。战国中期,公元前341年,齐、魏马陵之战孙膑胜庞涓于此,马陵之战由南至北,历经整个马陵山区。
景区以其奇异的自然景观、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种类繁多的动、植资源著称。清代乾隆皇帝六度南巡、三幸此山,写下了“钟吾漫道才拳石,早具江山秀几分”的诗句,形象地赞美了马陵山的瑰美。清代大才子、乾隆皇帝的文学侍从纪晓岚在《红花埠》一诗中写道:“人言从此去,山水渐清柔。”乾隆皇帝从粗犷的北地走到这里,在不高不险的马陵山里,不惟可以感受到千年历史的漫漫黄尘,更觉得这里是江南秀丽润泽风景一个起点——也许这苍茫与清秀、厚重与轻灵交汇着一点,触动着见多识广的乾隆皇帝,御笔一挥,封它作了“第一江山”。
马陵山风景名胜区共分为三大景区。三仙洞景区为核心景区,精华所在,面积11.08平方公里;黄巢湖景区以自然野趣和水上活动为特色,面积11平方公里;花厅景区以“花厅古文化遗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为主要内容,具有科普游览功能,面积6.82平方公里。
马陵山是江苏省内丹霞地貌出露最大的地点。因平缓地层与断裂共同组成的赤壁丹崖,以及在流水差异风化作用下形成的“吴牛喘月”、“群龟探海”、“莲池卧虎”等景点引人入胜。经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调查认定,马陵山的地质地貌具备申报国家级地质公园的条件,一是因为地质现象独特,二是风景极佳。马陵山不仅给人们以仙境的享受,又能给人们以自然演化与人类社会进步的知识。此山虽无仙人,却是仙境,百游难穷其奥。
马陵山的风景名胜是华东平原上难得的山峦岗阜景观,山体蜿蜒,涧谷纵横,分布其间的天然湖泊平静如镜,湖岸曲折有致,山水尺度宜人,结合极为自然,自古为淮北胜概,颇具江南山水之秀美,山中林木,郁郁葱葱,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地质现象奇特,风景极佳,景区内的花厅古文化遗址和小徐庄古文化遗址距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属新石器时期,被学者称为“东方土筑金字塔”,景区内三仙洞是一九四六年陈毅指挥著名的宿北大战前沿指挥所旧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