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山岭古道

#

人文历史

叶山岭古道在历史上曾有过三次繁荣景象。第一次是民国中期,叶山、榅垟陈、金两姓将乌岩岭林场的杂木烧成木炭卖给温州客商。林场内到处是炭窑,挑炭的民工络绎不绝。第二次是上世纪60年代大跃进大炼钢铁,文成、平阳、瑞安三县的木炭采购团来乌岩岭林场买木炭;上海建筑工程局到叶山、榅垟买毛竹(搭脚手架),一年之内就买走24万支。第三次是上世纪70年代,在距叶山桥7公里的台边村设立了土产收购站,叶山、榅垟村民纷纷运土产下山,挑炭的,背毛竹的,男女老少,川流不息。因来往的人多,古道上每隔一段路都设有临时避雨亭,路面被脚力打磨得光滑透亮,看不到一根杂草和落叶。因此,当地群众形象地把叶山岭古道形容为一条“银水流动线”。

特色

里光村水尾亭,是泰顺目前保存最完好的木制古亭,建于清咸丰五年(1855),同治十一年(1872)重修。近年,又按原样进行了修复。从水尾亭沿古道前行,是一片开阔的田野,溪水从山脚田园中穿过,古朴的老宅以及田野里的葡萄、猕猴桃错落在古道沿途,四周重峦叠嶂,青翠逶迤。泰顺志书《分疆录》的著者林鹗就出生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