斤岭古道

#

人文历史

因为此岭从梁弄集镇翻越到南端的鹿亭乡中姚村正好十六华里,古时十六两为一斤,所以当地百姓习惯称之“斤岭”。无独有偶,明代有个老和尚路过这里,在半岭上休息,他俯身观玩山景,顿觉整条岭犹如一杆巨秤,他坐着的岩石就像一只秤砣,连声赞叹,并取出笔,蘸上朱砂,在大石岩上写上“斤岭”两字。后人观之,把它凿刻,至今字迹尚能依稀可见。自此,人们把这块岩石亦称为“凿字岩”。

古时,斤岭乃是杭、绍经梁弄通明州(宁波)、奉化的必经之路,历来是商邮往来驿道,也是四明山百姓竹木柴笋、淘箩饭篮、粮食杂货运输出入的交通要道。成群的挑山工,无数的“白袋皮”(旧时为方便在山岭上行走,盛货物的器具都是用白布缝制的大口袋),竹木削制的扁担,还有哼着号子的山里人,都成“折尺形”在岭路上甩步行进。“上磨肩胛,下磨脚底”、“出门爬斤岭,饭包挂头颈,累了歇凉亭,渴了冷水饮……”这些都是千百年来,当地老百姓的生活写照。不过,有了斤岭,山民进出方便,受福良多,从这个角度来说,当时的斤岭确也成“金岭”了。

斤岭始步于岭脚下的斤岭下村,从村东的“牛角桥”开始起步,就算正式登岭了,迎面两棵几人合抱粗的古枫树像迎宾似的分立两旁,以示欢迎。往上攀登,过“小洋岩”,跨“凿字岩”,穿过“石门槛”,到第一座凉亭,再登千余级石级,就到了位于半岭的“它(读tuo)山殿”。它与余姚的“它山庙”、鄞州的“它山堰”同出一宗,是北宋时期,民间百姓为纪念水利功臣———它山庙神而建造的庙宇。它山殿里厢是正殿,内塑庙神、判官、四大金刚等佛像;外面是一座穿路凉亭,供人们歇息闲聊。盛夏酷暑,当你因登岭而汗流浃背之时,坐上那阴凉的石条凳,喝上一竹勺清泉,享受阵阵清风,顿觉暑热与疲劳全消。“它山殿”正对面的山垄里渗出一小泓山泉,形成一水潭,名曰“神泉井”,据说喝了它,保健康,治百病。我想,这也许与山垄内的地质构造、矿物元素有关吧。

过了它山殿,拾级而上,山势石级稍见平坦些,凉风助程,迈步也轻松多了。不出20分钟,就能登上仰慕已久的斤岭之巅———斗风岭岗。岭顶原是座古凉亭,现被善男信女们改建为“仙姑娘娘庙”,庙旁有近年建造的名为“鹿回头”的六角亭一座,供游人休息、摄影、望远观景等。登上斗风岭,顿觉心旷神怡,扬眉吐气,南望四明七十二峰连绵起伏,云雾缭绕;回首北望,四明湖尽收眼底,水平如镜,连姚城高楼也能依稀可见。

斤岭,它不仅是交通古道,而且也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传说南宋时期,金兵追寻小康王来到良嘉弄(即梁弄),忽闻牛皋大将带领数万“岳家军”将金兵团团围住,金兀术走投无路向斤岭撤退。可是金兵刚上斤岭顶,来不及辨清方向,就被埋伏在乱柴丛中的牛皋精兵以迎头痛击,打得金兵抱头鼠窜,大败而逃。当地百姓为作纪念,故一度称斤岭为“金牛岭”,简称“金岭”。

明嘉靖年间,余姚泗门人谢志望率部伏守斤岭几天几夜,袭击来犯倭寇。谢虽战死于岭上,但他的部下英勇死战,最终把倭贼打得落荒而逃。说来真神,凡是入侵之敌踏上斤岭,必败而归。其实,这与斤岭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地形有着密切的关系呀!

如今,历尽岁月沧桑的斤岭古道已被蜿蜒宽阔的柏油公路割离得时断时续,宛若文字中的省略号。而那些石步阶也早已被杂草、小竹所覆盖,石桥成了摆设,凉亭成了废墟,唯有潺潺的东溪之水还唱着欢歌,融入到四明湖中。

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