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襄古道

#

人文历史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是唐代诗人王维对荆门的真实写照,荆门为什么称“荆楚门户”呢?正确的解读应该包涵两个荆门,即现在宜昌下游长江边的“荆门”和荆襄古道上的“荆门”,两座荆门均处于荆山山脉向江汉平原过度落脉地带,一座据水路,一座据陆路,历史上其军事战略位置险要,“西控巴峡,东连鄢郢,南捍江陵,北接襄邓,水通江汉,山连巴蜀”,昔楚人“毕露蓝缕,辟在荆山”, 先占据江汉,以“方城为城,汉水为池”,然后逐步向四周扩展。势力范围北至郑州洛阳和山东的泰安,西至四川宜宾、达州、汉中,东至江苏、浙江、福建的东海之滨。南至湖南的宜章、广东的英德、广西的梧州。楚国疆域到楚顷襄王十八年,领土周长超过一万五千里,横跨中国南域。
荆襄九郡为楚国核心区,荆襄九郡,即荆州,曾以襄阳为治所,故以此相称。东汉初,荆州置七郡,南阳、南郡、江夏、长沙、武陵、零陵、桂阳,后增置襄阳和章陵二郡。荆门则位于荆襄九郡中原至湖广的陆路通瞿咽喉,《荆门州志·疆域》篇叙曰 “江汉沮漳,楚之望也,荆门适当其中”,明大学士张居正《荆门州题名记》:“荆门州者,故荆州府北鄙也。古称东南形势,荆襄为吴楚上游,襄阳北距宛洛,荆州西控巴蜀;而荆门界居荆襄间,唐邓瞰其腹胁,随郢曳其肘臂;南望江陵,势若建瓴;重关复壁,利以阻守;运奇制胜,亦足以冲敌人之肘胁,故称荆门,言隘地也。”
张居正以上言论精辟阐述了荆门雄关隘地的重要性。楚地在秦汉时分为西楚、东楚、南楚,合称三楚。《史记·货殖列传》记载,三楚划分即:以淮北、沛、陈、汝南、南郡为西楚 ;彭城 以东,东海、吴、广陵为东楚;衡山、九江、江南、豫章、长沙为南楚。亦称江陵曰南楚,徐州曰西楚,苏州曰东楚。后人诗文中多以泛指长江中游以南,今湖南湖北一带地区。,
荆山之阳的江汉平原土地肥沃,水利条件优越,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逐步成为人类宜居的州(荆州),张居正说荆门为“故荆州府北鄙”之门,故荆门不仅是荆襄之门,也是荆山山脉向江汉过度之门,由于它地处楚国核心区荆襄九郡的重要战略位置,也是楚之户。不过它应指东西两个荆门。
 
荆襄古道:又称秦楚古道,它是古代西安、洛阳通往中国南方的陆路大道。从长安翻越秦岭,通往南阳、荆襄以至江南、岭南。始辟于商朝末周朝初,荆楚部族首领鬻熊受封于荆,在率族人自关中移居江汉时开辟此道。周秦汉唐时秦楚古道在诸驿道中地位仅次于潼关道。唐代此道大致经行路线为:自唐长安城东行,过灞桥后折向东南,经蓝田关翻越秦岭梁,顺丹水支流七盘河下至黑龙口,折东行经商州、丹凤县后出武关,又东经商南县富水镇出今陕西省境,经西峡县、内乡县至南阳,秦楚古道经历了初建到逐步修建完善的过程。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秦朝初年至秦末时期修筑,起始长安,终至秦岭终南山,绵亘三百余里;第二阶段为东汉、西汉王朝时期修筑,从陕西至湖北襄阳,长约五百公里;第三阶段为三国时期修筑,自湖北襄阳起经荆门至江陵纪南城,长约一百五十公里。
 荆襄古道(荆楚古道),在湖北荆门境内线路最早是从荆山脊向南至荆州,后逐步东移。到明清时,从北到南为:北道十铺:自州前铺十里十里铺,又十里子陵铺,又十里上泉铺,又十里白獐铺,又十里三陡铺,又十里石桥铺,又十里桐树铺,又十里乐乡铺,又十里火食铺,又十里班竹铺,又二十里钟祥县界属丽阳铺。自州城至丽阳驿一百二十里;至宜城二百一十里。
南道十三铺:自州前铺二十里掇刀铺,又十五里黄岭铺,又五里团林铺、又十里鸦陂铺,又十里新店铺,又十五里五里铺,又十五里建阳驿掘港铺,又十里十里铺,又十里左溪铺,又十里四方铺,又十五里花栗铺,又十五里枣林铺,系江陵县属。自州城至荆州江陵县,一百八十里。
明清时期,荆门境内设有四个驿站。其中,荆山驿在荆门州北关街皇华馆旧址,即马王庙。至乾隆八年丞裁,驿即归州兼管。后来,州牧舒成龙修复古署后,即择署西官地复置荆山驿。内建更房一间。数武又建二门三间。仓三间。二门之西,建外马房三间。二门之北二十丈,建马神庙三楹。于庙左建二楹,右建五楹,为差房、厨房、料房之用。西边一带建马棚二十四间,分为四槽喂养马匹。马神庙之后、二门之西,俱留敞地以堆马草。建阳驿,兼管建阳司巡检事。在荆门州南九十里,今沙洋县西,署在街西。渐圮。设马匹、马夫、工食、工料银与荆山驿同。旧有建阳司废署,在建阳街东。乾隆十二年裁司,归驿兼管。遂以司署并驿署基,一并详情变价迁建于新开十字街之北。在州牧舒成龙捐俸帮助下,于乾隆十四年告成。共建衙署门屋二十七间,马厩二十二间。复附建社谷仓六间于头门内。石桥驿,在荆门州北六十里。额设马匹、马夫、工食、工料银与荆山驿同。衙署门屋共十八间,马厩如之。附建设谷仓三间于后。丽阳驿,在州北一百二十里,今钟祥西北。额设马匹、马夫、工食、工料银与荆山驿同。衙署门屋共九十间,马厩如之。
人世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今天荆襄古道已被焦枝铁路,襄荆高速等公路所代替,其线路在明清古道上又有所东移,一些古道和集镇随着道路的东移改变和消失,但是它的历史却是永恒的,最后让我们用清朝诗人周化龙咏荆门的一首诗作为本文的结尾:
南东江汉岭纵横,形势高低雨后明。
万斛灵源来蜀国,一条官道上襄城。
波澄荇藻秋悬镜,旗闪蛟龙月照营。
文运武功齐震叠,望中屈指细权衡。

特色

荆襄古道是一条著名的文化古道,文化积淀深厚,五千年来承载着南北之间政治、军事、文化、商贸往来,历史风云,世事变迁。古道沿途是荆楚文化的发祥地,三国及关公文化的中心区,是南方文明、长江文明、江汉文明的核心地区。荆襄古道连接着鄂西北的襄阳、鄂中的荆门、鄂中南的荆州三个区域性中心城市,串联起长江、汉江两大河流,长江中游平原、汉江中游平原两大平原,又伴有汉水——长江、汉水——杨水运河、汉水——夏水、沮漳河——长江(古代),汉江——江汉运河、汉江——引江济汉运河(现代)等通畅的水路交通体系。

荆襄古道的主人,即最早的创立者,理所当然要归于生活在鄂西及江汉地区的原始先民。考古发现,在新石器时期,这里沿袭着城背溪文化——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这一脉相承的史前文化,其族属就是炎帝神农氏部落或者三苗、楚蛮、杨越。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走出了本地的原始小路,在与北方尧、舜、禹及诸华夏部族的接触、交往和冲突中,打通了南北之间的早期道路。
在古代文献记载中,荆襄古道又称“夏路”,其实是“夏路”的一部分。楚人把从郢都(纪南城)向北到中原诸夏地区的道路称为夏路。一般以为,楚人南下以后,都于丹阳。丹阳初在豫西南丹水之阳的淅川,后南迁至今鄂西北南漳的荆山。在迁出荆山后,楚国的都城之名便易称为郢,此名一直使用至楚亡,凡都城都作某郢,如纪郢、鄢郢、鄀郢等。从楚国郢都(纪南城)出发,向北至今襄阳西的大道,这是楚人北上中原的夏路的最南一部分。
殷商时期,荆楚腹地是王朝最南的疆土。公元前十二世纪,约在商朝中后期,商高宗武丁在位期间,西南伐荆楚,其南部疆域抵达江汉地区的古云梦泽。武丁奋伐荆楚、拓土荆楚南下的通道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经南阳盆地——随枣走廊南下,再向东,直抵长江之滨,建立了著名的盘龙城(在今武汉市郊黄陂境);或向西,渡过汉水,最终建立了权国(在今沙洋县马良境)。权国,这个最南的商朝方国前后存在了500余年,直至春秋时期才被楚武王所灭。这也就是说,江汉平原西部的道路,即早期的荆襄古道,主要是由权人开辟的。
荆襄古道又称周道。周朝都镐京(今陕西西安西,西周),疆域十分辽阔,在全国实行分封制治理。于是,从周武王统一天下时起,周公就开始大规模营建东都洛邑(今河南洛阳),接着兴修洛邑通往各主要封国、重要地区的道路。这些由周东都洛邑通往各地的道路,史称周道。东周时,周天子迁都洛邑,其时又分成春秋、战国两个时期。当时,在楚国周围环绕着谷国、邓国、卢国、鄢国、罗国、权国、那国、鄀国等诸侯国。这些“南土”国家与周天子及与中原各国的往来,尤其是各国彼此之间的往来,使鄂西及江汉平原地区的往来道路逐渐建立、完善起来。楚与中原联系的主要通道就是荆襄古道——南襄隘道,即由今湖北荆州,经荆门,经襄阳,沿唐白河谷地北上至河南南阳的一条天然隘道。由南阳出方城北上,即连接上了纵横交织的中原交通网,可直达郑、晋等中原国家。出方城,济颖、汝而至郑,是楚延伸南襄隘道达于中原的主要线路。由水道白河折入鸭河后,可改换陆路沿鸭河河谷翻过伏牛山分水岭,再沿襄河河谷进入豫西伊、洛、汝诸水流域,到达周都洛邑(洛阳)。此即有名的“三鸭路”。由郑、周皆可通晋。由南阳出方城东行,线路如《鄂君启节》所示,直抵中原的许、郑。至战国时,楚国的车道东通齐鲁,南接吴越滇黔,西接秦陇,北达中原各地,四通八达。
荆襄古道在秦代又成为南方驰道的一部分。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大力推行郡县制,采取“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等一系列措施加强和巩固统一。其中,实行车同轨,就是修筑从首都咸阳到全国各地的驰道,也就是国道。驰道,应劭注曰:“天子道也。”“若今之中道。”驰道宽五十步,每隔三丈,植树一株,用铁锥夯打路基,路面平坦坚实。《汉书·贾山传》:“秦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滨湖之观毕至。”《惠氏春秋说》:“秦为驰道,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锥,树以青松。”其中,从咸阳至南郡的驰道是全国仅次于到东方的道路之外的第二条重要的道路,也是到达南方最重要的道路。
秦始皇二十九年(前218年),开始大规模建设驰道,而且很快就实现了全国的连通。其重要措施就是利用六国旧有的道路加以整治、串联。南方政治中心南郡的交通枢纽地位因此得到进一步加强。从南郡出发,北通秦汉时期的全国政治中心关中(咸阳、长安)、河洛(洛阳),西达巴蜀,南联湘赣,东因长江而通吴越以及于大海。
荆襄古道又称南北大道(南道、北道)。是指从汉代东、西二京西安(长安)、洛阳(洛邑)到南方的大道。随着秦汉统一大帝国的建立,国家疆域范围的扩大,南北大道进一步向南延伸,荆襄古道由僻处南国、南土、南乡,一变为雄踞天下之中,成为沟通南方道路网的重要枢纽,地位举足轻重。
唐代的交通以首都长安(今陕西西安)为中心,通过驿站、邮亭向四方辐射,将全国各府、道、州、县连接起来,形成了四通八达的驿路网。其中“从上都至汴州为大路驿,从上都至荆南为次路驿。”这条从长安至南都江陵的全国第二驿道,自长安越秦岭经商山路、襄荆路到达江陵。因为经过荆门境内,故常称“荆门道”,因为终点在荆州,故又称“荆州道。”唐代襄荆路驿道,不再是荆山东麓、漳河沿岸的故道,而是径由襄阳、宜城、乐乡城、长林(荆门)城、团林驿、观风驿、白碑驿,南下至江陵。[1] 
北宋时,荆襄地区依旧是国家的腹心地带,吴蜀咽喉,川广贸迁之会。荆襄驿道仍然是国家转运物资的重要干线。有宋一代,荆州“控吴蜀之咽喉,兼襄汉之唇齿”,是长江中游地区最大的水陆中转站,也是著名的南北货物贸易中心。进出三峡的船只都要在此改装,换作适于大江或者峡江的深水船或者浅底船。苏轼诗云:“游人出三峡,楚地尽平川。北客随南贾,吴樯间蜀船。江侵平野断,风卷白沙旋。欲问兴亡意,重城自古坚。”荆南还是国家重要的漕运中心,大量物资都要经此转运。当时水路是漕运的主力。此外,陆路转运也很重要。陆路运输一般用牲畜、车辆和人力,因而称作辇运,以有别于漕运。当时,陆路转运川蜀、广南、东南物资,绝大多数都要经过荆襄道中转至汴京。具体行走线路,一般先由水路或陆路运送至江陵,再由江陵经荆门运至襄阳,然后再由襄阳送至京师,或转送至陕西、河东沿边地区。
民国时期,修建了襄阳到荆州沙市的公路,襄沙路荆门县段北起大石山斑竹铺,南抵龙会桥接江陵县境,全长270华里,是5县中最长的一段。其中大石山至荆门城关段,低山连绵,丘陵起伏,蜿蜒崎岖,又有乐乡河、石桥驿河、南桥河、竹陂河等多条宽达三十多米的河流。荆门城南,关坡段山高坡陡,道路弯曲;至鸦陂铺,多冲地,塘堰甚多;至龙会桥段,水网密布,有新铺(埠)河、麻石桥河、砖桥河、龙会桥河等。因山地、河流众多,施工非常复杂,工程量十分浩大。至1924年4月,襄沙路耗费银元35万元,历时两年整,由鄂北门户襄阳至长江中游重要商贸中心沙市之间的汽车路——襄沙路建成通车。这是湖北省境内最早的公路。
1949年,新中国成立,襄沙路收归湖北省人民政府管理。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快速发展,襄沙路很快融入全国道路交通网,如今是207国道的重要一段。与此路平行,国家又修建了襄荆高速公路,将襄樊、荆门、荆州三个区域中心城市、三个交通枢纽紧密联系起来,如今已是国家骨干高速公路——二广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