矾藻挑矾古道

#

人文历史

挑矾古道有很多线路,主要有三条线路。 1, 矾前线,应是最早的挑矾线路,其路程较短全程约25华里,从矾山挑到前岐矾馆后,再小船运到沙埕港,装上大轮船外运。但因明矾生产污染及前岐两地(前岐属福建省)纠纷不断,后逐渐缩小运输规模。 2,矾赤线 1940年,因原平阳县县长张韶舞为了便于搜刮民脂规定明矾只准从赤溪出运,全程30华里,矾赤线因此曾经繁荣了一段时间。 3,矾藻线 开辟于上世纪40年代中期,明矾经藻溪到鳌江,鳌江是浙南地区一个大港口,船只与上海、温州、福州、台湾及东南亚往来,是明矾最重要的出口地,于是矾藻线逐渐取代其他线路,成为明矾的主要运输线路,其矾运规模至1953年达到鼎盛。这条挑矾道的挑矾客主要来自藻溪、南宋、昌禅等地,后来甚至吸引了众多来自苍南江南片及江西垟的百姓前来挑矾,据说当时整条道上人流不断,每天可达万人。矾藻线在1957年矾山至灵溪通车后逐渐废弃。矾藻线全程约45华里,起始地为矾山福德湾或水尾,沿大龙山,到尖家坑,爬过坪棚岭,往东北到昌禅树脚,经华楼内,上华岭头,往下到三条溪,过洞桥,经险口、吴家园、将军脚,折九堡,到藻溪街道。 挑矾古道主要起点福德湾,福德湾村内段古道在明中期至民国时期是明矾出村的主要通道,同时也是生产、生活的聚居地。依山而建的民居,形成一条小街,民居砖石结构,是典型的旧式矿区建筑。附近尚有旧式煅烧炉,旧采矿区等遗迹。福德湾山脚为矾山老街,旧称“内街”。以亭子脚为中心,曾店铺众多,过客匆匆。如今民国建筑依然完整。 如今,挑矾古道大多废弃,有些路段被改为公路,唯有矾藻线的部分线路尚保留完整,《挑矾诗》就是一首以矾山、昌禅到藻溪一带的地名连串的歌谣,从中唱出了挑矾的艰辛和为生活奔波的苦衷,现列入苍南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特色

在1957年矾山到南港水头公路开通之前,矾矿生产的所有明矾,都是用人力挑运到距矾山30至50华里的藻溪、赤溪和福鼎前岐三个地方的矾馆之后,由矾商转船走水路往上海、宁波、福州、泉州等船埠再扩散全国各地销售。因而形成了矾藻、矾赤、矾前三条主要的运输明矾产品的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