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岙平坑古道

#

人文历史

双岙山 位于永中镇双岙村境内,以村名而得名。海拔169。西接南坑山;南临峰台山;东南坐落在双岙村;北腰坡种植农作物与水果林,在山麓的沙田里种植桑树、粮蔗、花生等作物。山体植被较好,名胜古迹丰富,双岙水库在其境内,是人们游览的佳地。

平坑山 位于永中镇西北部,海拔102。南连南坑山,西接青山与瑶溪火烧岭背的山平岗,北接弹子山。溪水车流注人双岙水库。有山园与梯田50多亩,有山路通往永中镇屯山村、茶山镇、瑶溪风景区。
洞潜龙洞 位于双岙水库大坝脚之北。为古潭旧址。直径2,深80余米,下有小泉涓流四季不断,距洞口20来米深处,尚有洞外光照反射透人。至此烦热顿消。寒冬则温暖如春。
火烧岭 位于瑶溪风景区的交界处,也是两景区互通要道。该岭从瑶溪风景区的瑶湖东岸至双岙水库的西岩(原水库)。
一虹瀑 位于永中镇双岙村境内,为双岙水库溢洪道,因水流只有在雨季或山洪瀑发时发生。故是间断瀑。瀑阔二十米下垂十五米,每当雨季或山洪瀑发时水流顺着石壁倾泻而下,声如雷鸣,传闻数里。地人称为一虹瀑。
双凤瀑 位于永中镇双岙风景点,石胜观对面,笋蒙窟之西,周围峰峦如障如屏。该瀑落差三十余米,宽约五、六米,上窄下广,自练从半空中垂下,气势磅礡。
蒙泉 位于永中镇双岙风景区境內,石胜观斗姥阁之东十余歩。泉水从巨岩隙缝中涌出,注人长约1米,宽约60公分,深约20公分石盘内,清洌甘美,爽人可口。涝天不满,旱天不竭,地人称为蒙泉。
南坑儿龙潭 位于永中镇双岙风景区南坑山东南。潭以山名。双岙水库之西有小溪,沿溪山道崎岖,长约四里,尽是突兀乱石,下大上尖。南坑儿尽头巨岩空隙拱成一洞,溪水从洞中涓涓流出注人一潭,潭横宽各约2,深约20,潭口有长方形巨石,名龙床,床后有沙井。过去求雨捕捉小水虱,作为小龙,以表求雨凯旋归来。大雨山洪暴发人称"龙泻潭"。
双溪 位于永中镇双岙风景区境内。据光绪《永嘉县志》卷二载,双溪在城东南华盖乡二都,源出双岙山。水面平坦宽阔,可以通船,两岸沙坎,地人称之沙河。后因山岩风化剥蚀,沙石冲积,溪流面积逐渐缩小。近年已对河道进行清理。该溪是永强塘河支流。自古以来就是旅游胜地。明中叶著名诗人何白等留有双溪诗篇。
两榕树 位于永中镇双岙村口。二树距离约10余米,位置相互对称,树龄约二百年。风水树。树冠扩展,蔚然成荫。1996年因道路翻修,以石围砌保护,并刻榕荫景爽、“蓍英安逸”青石板,分别立榕树下。

揽胜亭 位于永中镇双岙水库大坝西墩,1979年双岙水库大坝竣工时建。六角形,六只方形柱,平顶。可观双溪山水风光故称“揽胜亭”。六柱嵌对联。

罗宁桥 位于永镇双岙村双岙村双岙水库溢洪道上。双拱,水泥结构,东西走向,长25,宽520,站在平地仰望,桥貌古朴,造形新颕,桥上桥下各具风釆。
安仁寺 位于永中镇双岙村双岙山北正麓。创建于后晋开运元年
944年)寺前一望平畴,山环水抱,环境清幽 70年代圮,近年当地群众在原址上重建。明代,壬至彪的艺文,“重建双溪安二寺募缘疏”。
石胜观位 于永中镇双岙村双岙山北麓。双岙水库坝脚东侧。(始建年代不详),到明、清时期日渐衰落。民国初年,本镇新路人胡理岳,在废墟上搭起茅庐供奉玉皇大帝,民国十年永中镇桥北王晋庚父子、永兴下垟街王新洪等,兴建大罗宝殿(今称玉皇殿)续建左右两庑各三间,又数年,在殿后修建三间斗姥阁,规模粗广。王荣年为题山门匾额“石胜道观”,今重新恢复旧观。
石胜观(双岙)有艺文:云深处原是罗山旧迹,日出时便添双岙新姿。
摩崖题刻
双岙石胜观摩崖造像 位于永昌双岙村古佛岩。石胜观为石结构、依山而筑,前为玉皇殿(晚清建筑)面临沙岙龙潭。造像共十四尊,分三组,皆坐南面北。最大一尊,通高1.33厘米,宽0.55厘米,凸出0.21厘米。东首第一尊,上解阴刻有“张氏妈娘舍山路捌丈,洋路四十二丈,祈保寿命延长”,揩书。第一组共4尊,为三官(即天、地、水三官,亦称三元)和土地神;第二组5尊,全为女性造像,面相半满硕长,头梳螺髻有鬓、胸佩缨络、赤足垂莲踏杂、身着长裙、披去肩、头后有圆光;第三组,靠近女神的,似为摩呵目犍连,足踏祥云、披云肩;接下3尊,肉髻、披云盲、首U型领服,结跏趺坐莲座,应为药师佛、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第四尊戴风帽、披帛、着U型领服,结跏趺坐莲座,似为地藏王。石胜观造象,容相慈祥、造型古朴、刻工精炼,是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就造型风格而言,当是宋代造象。1990年列为瓯海县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现代建筑
双岙水库 位于永中镇双岙村,19796月建成。土石结构,总库容量107万立方米,其中兴利库容量87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6200亩。1986年后,对大坝(此水库坝原在平坑下段口处,1972年曾修建)配套加固维修。

特色

最值得一提的是双岙至礼部主寺的一段石阶小道,是古道的精华所在。海拔高仅为100左右。路程五公里,因路面平坦而得名为平坑古道。据史料记载,这条古道早在明朝就形成。古道附近重要的景点有白岩宫、王瓒书院、馒头岩、乌龟岩、和尚岩、篾筛潭、龙潭、观音岩、安仁寺、石胜观、双岙水库、引水山洞、背篷岭、礼部主寺,瑶溪水库,瑶溪山庄等主要景点。
历史悠久,传说甚多,在东周时双岙还是一片滩涂,双岙溪是东瓯航行避风之最,鱼夫经常在此岙避风过夜,有一天鱼夫夜闻奇音,岩缝里火光四射,察现岩矗洞深,察觉佛光显灵,随之在洞内设炉图佑。直至北宋时,永强成陆,罗东若居万民仁者将此处建成宫,因岩是白色,故起名为白岩宫。(史料来自白岩宫碑文)。至明朝成化12年(1477年)二都殿前青儒王瓒慕名至此,觉得岩异泉清,池水涟漪,林茂青幽,必隐大穴。故于此功读诗书,后中榜眼,平番封王。当时白岩宫就成为王瓒书院。
沿着古道向前几十米就可看到更为奇特的馒头岩,形状象馒头,上方直径8,高10,下面基盘的直径仅有5,下有乌龟岩,头朝馒头岩,相互呼应,依依不舍。
古道旁边的安仁寺,始建于后晋开运元年(944)位列永嘉场五大古刹之一,讫今有一千多年历史,坐落于双岙西首,朝迎旭日,一望平畴,背依陵丘,万木葱茏,北旁双溪,水声潺潺,南依南坑,群峰葱翠,环石水抱,景色清幽,自唐至宋,朝廷崇佛,香火颇盛。此寺曾出过圣僧逆川和尚。寺不在大有僧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传说逆川和尚功德无量,来往香客很多,寺院有一片田园。有一天逆川圣僧将收成的稻谷放在稻桶岩上晒,那天天高云淡,烈日高照,有空就邀龙潭龙王下棋,那天龙王总是输给圣僧,后来龙王休棋便指点圣僧去把稻谷收起,圣僧反而责怪龙王说,大晴天为何会下雨呢?当龙王一走,一场大雨将所有的稻谷冲走了。此时,圣僧卡指一算,便知是龙王所为,就取白狗血倒入龙潭,逼龙王上南坑。后来就有南坑峡谷藏有龙的传说。
古道旁的石胜观的传说更希奇。民国八年永强新路人(城北村)富家弟子胡成华,看破红尘出家修行,原选址在孙洋山独猫洞,用石木结构建起十平方左右的小庵苦修。至民国十年的一个夏天,夜坐庵前背经的胡成华,朦胧中看见西南角有火光出现。次日便以火光方向处去寻觅,只见独有路亭一座。胡成华就在亭周围四处精细寻觅,果然在亭内石板下找到二钵大洋,后萌思在此建观。当时还联络永强信佛大户援助(助者老碑可考)。终于在民国十六年古庵落成。因路亭全石建成,又从石下得银,故取名为石胜观。至今保存全好,观内的摩岩石刻都记载在永中街道志中。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登上古道便见双岙水库,前面就是引水岩洞,高3,宽3,长100多米。洞口上方刻有《高峡出平湖》。行人可以在洞内通往。到背蓬岭还有二公里,土道为主。当你登上背蓬岭时,人们站在刚建的亭中,总想松一口气,贪婪地饱赏和吮吸天然氧吧,真是通自然之心,步入精神之境。从岭巅往下看,道上满目苍翠,林木夹道,沿着健身步道,便是瑶溪山庄。
平坑古道引人入胜之处,不在于它的高度,而在于其有非同寻常的自然之美和人文之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