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岭古道

#

人文历史

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知县戴镗为防卫倭患,在此设立“车岭关”,建石砌关门,称“隘门”,为东南路第一险峻处,有匾日:“南门锁钥”。沿岭有4亭2泉,岭边遍植枫松,大者高达30~40米。以一条长岭(12900级),四座古亭,山高岭峻取胜,岭头亭边有嘉庆十七年(1812)郭宜魁题的“岭峻云深”摩崖石刻,每字两尺见方。


清朝雍正12年(1734),寿宁县改隶福宁府。自此,寿宁行政重心南移,逐步形成了以“车岭”为标志的从寿宁县城经斜滩往福安至福宁府的官道。《寿宁待志》载:“偏道通福安者五,曰青竹岭(今清源一带),曰大洋(今岱阳,阳尾一代),曰三澄(山田),曰元潭(斜滩一带),曰武曲。


冯梦龙在《寿宁待志》中描述:“一线千仞,仰关者无所措足,东南路第一险要处。”今人有诗《望车岭古道》:逶迤古道逐云升,踏破风霜不计程;望断雄关皆却步,挑夫汗水湿衣蒸。由此可见车岭雄关之险,当时的挑夫之苦。地僻人难至,山高云易生,福安至寿宁公路通车前,来往货物全靠人扛肩挑。民谣云:“千年扁担万年筐,压得背驼腰又弯。磨烂两肩流尽汗,工钱不够饱三餐”。寿宁人民靠蜿蜒崎岖的车岭古道和高低曲折的长溪河道走出山外。


清乾隆十六~十九年知县丁居信(江苏仪征人)感慨赋诗:
“鳌阳最高峰,屈指惟车岭。俯视渺培楼,遐瞻开异境。
气候下方殊,阴阳幻光影。翘首白云齐,登临常引颈。
行人雨汗流,担荷息难屏。石蹬千有余,健足何以聘。
悬波如直绳,横斜罗万井。夏不畏炎威,冬岂耐寒冷。
频施开凿功,逸豫奚敢逞。地固鲜荒郊,业亦期久永。
乃叹农夫艰,资生力作猛。长吏念民瘼,清夜发深省。”


车岭岭尾有一木桥,清朝乾隆甲申年(1764)斜滩郭元鼎独资捐建,后毁于水。光绪乙亥年(1871),邑人叶圣楚、叶大兴为首募建双孔石桥,长16 米,宽4米,历七载完工,名“驾鳌桥”。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该桥被水冲毁。现仅余几条残石板。车岭路旁遍植松树、枫树,高者达30多米。岭头石壁有清嘉庆十七年郭宜魁题写的“岭峻云深”摩崖石刻,攀上车岭头便能观赏到百丈漈瀑布的壮观景象。百丈漈又称更漏岩。清光绪十年《福安县志》载:“更漏岩,两岸屹立,瀑布飞下百余丈,俗呼百丈漈,声若更漏,故名”。百丈漈瀑布高30多米,宽10余米,源于风景秀丽的小清源西山顶。雨季,巨大瀑流如银河天落十分壮观,人称寿宁第一瀑。


车岭古道修建后,有热心公益者陆续在其上修建了五座凉亭。岭尾的“驾鳌桥”旁有一座“升车亭”,亭内有匾曰:“去天尺五”。康熙版《寿宁县志》载:“魁星亭在车岭下” 。“五车岭在车岭中。”《福宁府志》载:“车岭泉在岭中亭”。知府李拔赋诗云:“车岭岧峣高接天,白云深处涌清泉。漫言一勺消炎暑,还剩膏腴溉浦田。”清朝光绪年间,坑底村徐华礼捐资修建第四座凉亭,雇人常驻烧茶,供行人解渴,并置田产10担,供烧茶人食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该亭被车岭劳改农场拆用。岭巅还有一座凉亭,俗称“岭头亭”。亭内有“二三星斗胸前落,百十峰峦脚底生”的联语。亭侧有碑刻:“阿弥陀佛”。

特色

天池寺,位于车岭之颠,始建于明朝。


号称寿宁第一高瀑的“百丈际瀑布”雨季颇为壮观。


西山顶 原名岱山,又称显仙山。位于城南15公里的板仙山上,海拔1183米,面积约20平方公里,为清源乡最高峰。它以峰奇、石怪、洞幽、流潜等自然景光闻名,誉为“寿宁第一峰”。西山景区,怪石嶙峋,千姿百态,有“狮子望月”、“美人照镜”、“仙人卧迹”“仙人对奕”;有“石天梯”、“斗鸡峰”、 “风倒石”、“白门洞”;还有许多石人、石兽、石钟、石鼓、石笋、石塔林等等,形态逼真,维妙维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