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坑古道

#

人文历史

黄坑村其先民自元朝末年自福建漳州、泉洲迁入黄坑村,繁衍生息至今,有700多年历史。村民利用溪流水资源造水碓,利用水竹、毛竹作原料制造屏纸。居民主要为黄姓和吴姓两大家族,村内吴姓家族为宋礼部尚书吴湛然后裔。虽地处偏僻,历史上却出过不少名人,如清礼部侍郎提督浙江学政吴为,明抗倭将领吴碧山等,在温州地区都是有一定影响的人物。


相传宋末元初,福建漳州下四府黄姓人遇乱逃荒至此,见黄坑有山,能种地,有溪,能造纸,辟地定居,至今约有七百年历史。“村里最早的造纸作坊就是在溪边。”为我们介绍的吴永坤,曾在黄坑村当过二十多年的村支书。

特色

黄坑村一带的黄坑古道主要有三条大岭,村东北那条叫门前岭,通往瞿溪,纸农担纸到瞿溪街的主要通道;西北叫十二盘岭,一直到龙井,通北林垟,到青田。南北这条叫上堂岭,到黄岭头,通向瑞安。感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村人踏着“岩步级”通向四面八方,然后又沿着“岩步级”回家。今天走的是上堂岭,它从村中依山势穿越而上,岭脚就在公路边尽头,溪边一条石板桥处。暖阳和煦,蓝天白云,踏上“岩步级”, 云朵仿佛从我脚底升起,心中充满未知的惊喜和憧憬。


黄坑村是个典型的纸山特色村落,这从你踏上山岭的第一步开始就领略到了。岭脚一旁是小溪,沿小溪一侧分布着腌塘、水碓、纸槽和煮料的纸烘等造纸流程中的作坊。只是这些造纸作坊如今已废弃,已成历史。它们这种静止的状态,散发出一种绝美的气质,让人沉思探寻。但不难发现,他们的另一种状态,更让人着迷。看,腐朽的水碓水轮,青苔斑驳,沧桑中透着生机;腌塘里空剩一池金黄的塘水,倒影着天光云影,岸上生长的野草野花,如一圈天然的镶边,镶着一幅自然风景画。那些纸槽,成了盆景,野生植物的新枝嫩叶错生,满满一盆的生机漫溢。而煮料的纸烘有锅炉和烟囱两部分组成,锅炉是圆的,烟囱是方,这一圆一方相依,颇有一种禅意。对于原来的功能,已经结束,对于现在,它们有着别样的美丽。这是一种新的开始,失去之后重生的美丽。


岭上有一个小庙宇,那是黄坑宫了,建于清中期,坐西南朝东北,保存完好,为一进三开间木构建筑,三间皆有藻井,卷棚上有精美彩画。旁有小桥,围墙内有天井。为当地纸农崇拜祭祀地方神的场所。宫前墙壁上有民国时期的禁赌碑一个,字迹仍可辨析,岭上来来往往的人都能看到这个碑,可见祖先刻碑警示的智慧。


这条岭是穿越村庄腹地的,一路上,那些传统民居建筑禁不住让人留住脚步。这些民居建筑建造年代大多为清中期,建筑形式多样。既有比较典型的江南清代民居形式,也有特色明显不拘一格的泽雅纸山乡土建筑。房屋布局大多为三合院式,但院落布局的对称关系,部分建筑的山墙、屋脊、门台都比较讲究,花墙、花窗、吻兽、枓栱装饰精美,用材考究,雕刻精致,常饰以吉祥喜庆装饰图案。普通民居建筑常以山石垒砌山墙和竹篾编壁,建筑结构常有非规范的构架方式,反映了泽雅纸山乡土建筑就地取材、因地制宜、不拘一格的建筑风格。


在偏远而贫穷的纸山旮旯,难得看到这么多精致的民居。旧时纸农世代做纸讨生活,跟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斗争,温饱是他们一生追求的目标。他们生活粗朴简陋,在社会最底层挣扎,几辈人的努力,可能换来一个人的光宗耀祖。这些雕刻精致的门台和窗棂,还有那些旗杆石,可见历史上黄坑古道曾经一度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