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饶古道

#

人文历史

徽饶古道又称“徽州大道”,始建于唐代,古代徽商入赣的经商要道,由徽州府城至江西饶州府。自皖南歙县城起,从休宁县城西行,经黟县渔亭,过休宁县右龙而达瑶里,全长百余公里,路面皆由麻石铺砌而成,未经任何人工雕凿。古称“古徽道”,“徽饶道”即属旧时的“国道”。它是古徽州和古饶州的通道和桥梁,是古吴国和古楚国的分水岭,饶州的茶和徽州的墨由它开始流向四方八方。


根据《中国通史》等古代文献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关于这一古道地理区域的划分界定:公元前473年,吴国灭亡后,吴国王子徽与王子友在皖南及江西北部避难,即东起江西婺源,上饶西部、南至波阳湖、西起湖口、都昌东端一线,这一在战国时期均属番地。王子徽在皖南占地为州,并把这一地区称为徽州。到了民国初年,行政区域从新划定,虎头岗二一添作五,北端属安徽,山南端属江西,从休宁右陇乡至瑶里汪胡榧子林的两端树有“徽州古道”字样的石碑各一块,现在浮梁瑶里汪胡的那块“徽州古道”碑,就是那个时段的纪念品。

历经岁月沧桑几千年,在茶马市场交易的漫长岁月里,中国商人在西北、西南边陲,用自己的双脚,踏出了一条崎岖绵延的茶马古道,在这纵横交错的山路里,吸引了无数历史人物的到访,对瓷文化、茶文化、酒文化、医药文化的发展打下了深厚的基础,留下了千年文化的古迹。

徽饶古道是古徽道的其中一段,均用长约4尺的青石板铺砌而成的,由于年久失修,现在尚未完全开发。古道曲径绵绵,从空中鸟瞰,古道中的地域宛如一个太极图,昌江与新安江近似尤如中间那一条曲线,盘山而居犹如飘带,沿途山势险峻,峭壁林立,怪石嵯峨,高峰巨岩,南北夹峙,自然风光秀丽,景观淳朴自然。有很多爱好户外穿越的初级驴友,此道通常是他们的首选之地。

奇峰、怪石、栈道、古树、茶亭、廊桥……行走在古道上,就像行走在历史的风尘里,自然的深邃中。在青山里,在村道旁,在不经意中,一棵名树古树,一支牵缠古藤,一段残壁断碣,一眼水泉深井,都有一个传说,一个典故。

 

自商周以来,此道已三千八百岁矣。踏绿疏红,追昔抚今。秦汉之初,番君芮公居此为民请命揭竿而起、沿径匝途而战。太史公评云:“南游勒石,东瞰浮梁。”彰显事迹,古道不寂。徽商闻声而来,夹道于坍岫亭塮创业;名士倜傥风流、迢递于鸣泉飞瀑吟句。四海绵历,万国客来。浮瑶仙芝、乘千古绝唱博芳菲瑕内;景德陶艺、为中华文明添锦绣篇章。幽幽道上,徽赣文化融合交汇;重重福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林之海,茶之乡,瓷之源,名载史册。

 
沿着历史的车轮,再靠近一点徽饶古道。相传,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方志敏领导的红军就曾转战在徽饶古道一带,沿途断崖峭壁林立,崇山峻林,自然风光秀丽,有虎头山、六股尖、圣母潭、虎跳崖、新安源、磻溪谷等景点,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当地已经开始着手修复徽饶古道,保护文化遗存,开发生态旅游。此时,采茶女笑意盈盈地穿梭在山谷,想昔日:神农光照茶山,祝融烧陶制器;看今朝:壵山玉宇澄彻,规划农村建设。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更多的觅古追随着来到徽饶古道登山探幽,即使雪鬓霜鬟,步履蹒跚,也兴趣昂然。

特色

徽墨,即徽州墨,徽墨是我国制墨技艺中的一朵奇葩,也是闻名中外的“文房四宝”之一。因产于古徽州府而得名。它是书画家至爱至赖的信物。古人曾云:“有佳墨者,犹如名将之有良马也。”
 

徽墨制作配方和工艺非常讲究,“廷之墨,松烟一斤之中,用珍珠三两,玉屑龙脑各一两,同时和以生漆捣十万杵”。因此,“得其墨者而藏者不下五六十年,胶败而墨调。其坚如玉,其纹如犀”。正因为有独特的配方和精湛的制作工艺,徽墨素有拈来轻、磨来清、嗅来馨、坚如玉、研无声、一点如漆、万载存真的美誉。
 
徽墨的另一个特点是造型美观,质量上乘。这主要是因为使用墨模的缘故。南唐李庭造小挺双脊龙纹墨锭,就是用墨模压制而成。至宋以后,墨模大量使用。而且墨模绘画和雕刻都很讲究。明、清时期墨模艺术也达到其巅峰。当代以来,徽墨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创新、发展、恢复了茶墨、青墨、 朱砂墨、五彩墨和古香古色的手卷墨的生产,并增添、开发了新的品种。
 
婺源的许多山地大面积生长着无污染的野生绞股蓝。以绞股蓝为主要原料生产的绞股蓝茶(绿茶型),汤色淡黄清澈,气味芬芳清香,滋味和淡微苦,回味甘醇。绞股蓝为葫芦科多年生野生草质藤本植物,世界上已被鉴别的有十三种之多,而中国就有十一种。绞股蓝药名 “七叶胆 ”,味苦、性寒、无毒。日本学者从绞股蓝中分离出五十多种皂甙,发现其中四种与人参皂甙结构完全相同,有十一种相似,因之被誉为“江南人参”。
 
绞股蓝对肥胖、肝炎、高血脂、动脉硬化、白发、支气管哮喘、胃溃疡等症均有良好疗效;还能有效地抑制肝、胃、皮肤、子宫等多种癌细胞繁殖;且有类似人参的免疫强身功能,对人体健康长寿能起到难以估量的作用。因之,日本人称其为 " 福音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