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霞古道

#

人文历史

在历史上,仙霞古道是沟通浙闽两省的重要旱路,它不止在浙闽两省的经贸往来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内陆延长线的一部分。在南宋时已成为沟通浙闽的官道,到了明代,仙霞古道则是仅次于铅山路的浙闽路线交通线,已经具备一定的经济贸易功能。至清初,由于仙霞岭的军事地位陡升,仙霞古道成为浙闽之间最重要的官道,驻军、商人、手工业者等外来移民迁入沿途村镇,仙霞古道的经济贸易也得到一次大发展。在晚清与民国年间,随着东南沿海地区成为我们近代工业中心,仙霞岭山区与东南沿海之间形成更为明显的经济互补关系,仙霞古道上的经济贸易也步入了鼎盛期。 仙霞古道在为浙闽两地交流创造条件的同时,沿途也诞生了一批富有特色的码头、集镇和村庄。江郎山、仙霞关、廿八都、三卿口古瓷村、清漾古文化村……一系列饱含文化积淀的景点就像一颗颗珍珠撒落在那里,用双脚将它们一一串联,在古道上追寻历史沧桑。2001年,江山市旅游局在仙霞关内外重建了关帝庙、观音阁、民居和保安街亭,还新建了碑廊和啸啸亭,形成了以仙霞古道为主体的系列旅游资源。

 

“闽、浙之盛,自唐而始。”唐朝至南宋的几百年间全国的经济中心逐渐转移至江南地区,东南一带的文化也渐趋发达。宋室南渡,朝廷迁至临安,大批士族随之南下,更使江、浙、闽、赣成为人文荟萃之地。正如朱熹所言:“靖康之难,中原涂炭;衣冠人物,萃于东南。”

南宋时期的江南和东南一带,是当时经济最发达、文化最最昌盛的地区。坐落在这一地区中心的仙霞岭,也正是在南宋时期开通了正式的官道——浙东理学家吕祖谦在《入闽记》中称之为“仙霞路”。

 

在19世纪中叶通商开通以前,明王朝和清帝国在大部分时间都奉守海禁政策,只允许广州及澳门作为官方承认的对外贸易港口。海禁政策严重打击了浙江的海上贸易,但对福建诸海港的影响相对较弱,福建的民间对外贸易始终较为活跃。江南地区生产的丝绸和陶瓷,常由内陆运输到福建海港或广州,再行出海。福建的土产,以及福建转运的香料、象牙、犀角等舶来品,也都由内陆交通运送到浙江。仙霞古道的繁荣,正是以此为背景。

 

商业的空前繁荣,也为仙霞古道周边村镇带来了深刻的变革。无论从江山到福建浦城,还是从浦城到江山,走到廿八都,都是一天的路程。当年从清湖江山船上卸下的布匹百货,都要在廿八都过夜。那时商行店铺、饭店会馆,开满了整条鹅卵石铺就的大街。白天的挑夫,晚上的商客,熙熙攘攘地聚集在这里,也造就了廿八都往昔的辉煌,愣是在大山间生出了一个“移民区”——这里人口不足4000,却有140多个姓氏,流行的方言有十多种。


特色

廿八都


浙江省江山市廿八都为历史文化名镇,浙江省作家创作基地,地处浙闽赣三省交界,历史上是边区的重要集镇,素有“枫溪锁钥”之称,专家誉此为“文化飞地”,学者称其为“一个遗落在大山里的梦。”

 

浮盖山


浮盖山位于江山市廿八都镇南9公里,浦城县盘亭乡柳墩村东面离县城42.5公里,一名盖仙山,“浮盖”即“浮盖堆石洞群”,为闽浙两省界山,为武夷仙霞山余脉。游客可从闽浙边界任意选择进山的路径。 海拔1146米,总面积14.40平方公里,石质银灰粗放,有别于江郎山岩石体系,属熔结凝灰岩,景区内形态各异的顽石星罗棋布,峰顶由巨石累叠而成,下者如盘,上者如盖,有“集大地之顽石于一身”之誉,又“似盖之浮动”,因而得名。徐霞客曾于1630年游历浮盖山,为浮盖山的奇石幽洞所吸引,盘桓三日之久,留下“怪石拿云,飞霞削翠”的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