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冰山上的来客就是我
- ·
- 2020-04-13
本地游学活动,旅行攻略分享,民宿房东/房客故事...
宁池古道人文历史特色
羊栈岭古道人文历史 在黟县档案馆大门外墙边侧,还竖立着好几块古碑刻。其中有一块为清乾隆二年(1737年)《建造东门永吉桥记》古碑,碑石质地为“黟县青”,由赐进士出身文林郎知江南徽州府黟县知事加一级记录一次壬子科江南文武两同考官黄家甲撰文。碑文为楷书阴刻,共590余字。古人修桥筑路建亭等义举,就是以这种树碑立传等方式得以彰显,并激励更多的后来者顶礼膜拜,将这一美德世代弘扬并广为传承下去。有古道就不
徽泾古道人文历史特色 由徽州府城至泾县。出歙县城向东北行;经吴山铺、牌头、新管、上新入绩溪县境;经临溪、雄路至绩溪县城;从绩溪县城向西北行,经高村、翠岭、镇头、浩寨至分界山(绩溪、旌德县界);过分界山,经七里铺至旌德县城;由旌德县城再向西北行,经新桥、柳山铺、高口铺、三溪铺至浙溪入泾县境;再北上,经榔桥至泾县城。全程94公里。歙绩段30公里,道路平坦,路宽6至9尺,修建慈张公路时被利用。绩溪县城至
城箬古道人文历史特色
雄关古道人文历史 汉置八关形成了四塞险固的京都防御体系 辕关之名,始于为守卫京都洛阳而置的八关,始于东汉末年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大起义。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口号从张角的嘴里喊出,经过成千上万农民的响应,就有了东汉光和七年(公元184年)那场声势浩大的黄巾大起义。 由于叛徒告密,负责洛阳起义的马元义在原定起义日期前一个月被捕,并在京都洛阳被车裂于市,1000多名参与者也惨遭杀害。东汉政府还连夜发
浙皖古道人文历史浙皖(茶山)古道原是浙商、徽商商贸往来之路,据传是古代善人化缘修建,是一处难得的尚未开发的古道。在浙皖交界处还存有一处距今600余年的古关隘,大明嘉靖年间在此设汰厦巡检司,历代黄巢起义军、洪秀全起义军、抗日先遣队都以此作为军事重地。重走浙皖(茶山)古道,欣赏古道风景,感受中洲历史人文。特色
通杭古道人文历史桐坑源里有宝藏,这个传说无人不知,在我孩提时,妈妈每晚的童话故事里,桐坑源里的“金蓑衣银踏耙,谁人得着半天下”是重要的一篇,以至于后来我当向导带队经过,总不由自主把眼睛往“仙人重石”上瞄,暗思“石门对石尖,谁人得着半边天”到底喻意什么呢? 古人真的好深奥啊,留下这谜一样的藏告,吸引后人一辈一辈的去探寻。桐坑源的各种传说让其充满了浪漫主义和幻想主义色彩,而源头壮观的天马瀑布让峡谷跳动
章岭古道人文历史特色
方位:安徽省绩溪县鱼川村浙江省临安市浙基田村 难度指数:★★ 风景指数:★★★☆ 适合人群:徒步初学者,无经验的人也可以。 幽幽古道,当年的徽商骡铃何处闻?徽杭古道风景
塘窟古道人文历史暂无详细介绍......特色从休宁石屋坑茶厂旁的一条小径上去,全程石板路,每五里一座歇脚亭,第二亭子处在桠口位置。即: 一、沿路溪水与石板路并行,溪水的落差比较可观,有瀑可观;二、沿路有巨石耸立还有神龛以及路亭散放。
城相古道人文历史特色
丛山关人文历史明朝末年两位与丛山关生死与共的历史人物:徽州人士、抗清名将金声和江天一。金声金声,字正希,号赤壁,徽州休宁瓯山人。其父经商,常年在外。金声从小聪敏,十一岁就被父亲带到湖北投师授教。他的文章写得相当出色,备受先生赏识。但金声志向不在“大块文章”,而在定国安邦。他在崇祯元年中进士第,官庶吉士。清兵进逼北京之际,金声上书建议破格用人御敌,可惜朝上无慧眼识英才,故忿然辞职复归故里。弘光帝时擢
阜岭古道人文历史特色
啸天龙古道人文历史啸天龙古道在安徽石门乡与浙江连岭乡交界的高山上,听人说连绵六十余里。听说当年明朝的皇帝朱元璋,为了一位不肯出山的军师,而修筑了这条古道。特色啸天龙为白际山主脊,海拔1300余米。登啸天龙,北可望屯溪,东可观新安江大坝。相传此道辟于元末明初,为朱元漳由浙入皖,经过此地,率军民辟成。整条古道周边没有太多人工的痕迹,两边的山上也没有刺眼的人工建筑,视野开阔,强度适中。
祁门大洪岭古道人文历史祁门地处万山之中,古代交通十分不便,历代祁门人为了大洪岭通道,多次修建,捐输很多。这条通道开拓始于何时,今已难考。明万历(1573)前,南坡上岭以今大坦老岭之月形为起点,万历后以燕窝里为起点。关于这次改路,祁门民间有湘源郑寡妇捐金辟新路的故事,颇有趣味。大洪岭最后一次重修为清道光元年(1821),从明万历年间开辟修建到道光年间,历经2百多年苍桑,水冲石剥,道路损坏严重,于是来
徽商古道人文历史古徽道始建于唐朝,明清两朝,随着徽商的兴盛而臻于完善。迄今仍然保存完好的路段,北起石台县原珂田乡新店村,南至榉根岭脚下的圆通庵遗址,全长7.5公里。古道全部用长条形青石板铺就,宽1.5米。沿线每隔三华里左右,便横跨古道建有一座石亭,亭内有石凳,两侧有耳房,专供行人小憩或食宿之用。现保存较为完好的石亭,有“启源亭”、“玉泉亭”、“古稀亭”、“继保亭”等。每个石亭内均有建亭时的石刻碑记
桂竦古道人文历史特色
茶山古道人文历史 600多年的关隘保存完好,朱元璋曾在此打过胜仗,人文历史深厚的茶山古道,不但丰富的红色资源,还留有很多历史古迹。白际关隘就是其中最著名的古迹之一。 白际关隘位
王街古道人文历史特色
渔亭古道人文历史渔亭镇位于东经117°93′~117°99′,北纬29°47′~29°86′之间,隶属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东临休宁县齐云山镇、南枕祁门县凫峰乡、西依祁门县金字牌镇、北靠黟县碧阳镇。据《黟县志》载,渔亭为新安江水运最西的码头,自古为湖广与江浙货运的中转站之一,有“七省通衢”之美誉。宋太平兴国年间地理总志《太平寰宇记》中记载:“鱼亭山在县南三十五里,每岁西江鱼船至祈门县,舍舟登陆止此东
此地汇集侠骨柔肠,义薄云天,剑胆琴心的英雄豪杰 ,更有漂亮小哥哥,小姐姐江湖儿女出没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