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游不够
- ·
- 2019-03-12
本地游学活动,旅行攻略分享,民宿房东/房客故事...
大盘山古道人文历史特色推荐行程难度系数:乘621公交车到勤勇村
畲乡古道人文历史特色 自1988年成立莪山畲族乡以来,一些古老的畲族文化被完整地保留下来,如畲族语言、婚嫁习俗、美丽而独特的传说等,显现出古朴安宁、风情盎然。莪山畲族人的大链拳、五步拳等民间武术表演和畲乡山歌,让游客们由衷地赞叹。畲家楼上,竹桌竹椅颇有竹乡特色,人们可以嘻嘻哈哈围坐,大铁锅煮的米饭喷香扑鼻,菜则是几道家常菜,清水豆腐、笋干炒肉、土鸡炖香菇、炒素笋等,样样可口,令人垂涎。 莪山畲族乡
黄山岭古道人文历史特色
方位:安徽省绩溪县鱼川村浙江省临安市浙基田村 难度指数:★★ 风景指数:★★★☆ 适合人群:徒步初学者,无经验的人也可以。 幽幽古道,当年的徽商骡铃何处闻?徽杭古道风景
徽昌古道人文历史特色
茶山古道人文历史 600多年的关隘保存完好,朱元璋曾在此打过胜仗,人文历史深厚的茶山古道,不但丰富的红色资源,还留有很多历史古迹。白际关隘就是其中最著名的古迹之一。 白际关隘位于安徽白际乡与淳安县厦山村交界处,为元末明初时期建造,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明太祖朱元璋曾率部由此浙入徽地,在白际乡结竹营村安营扎寨。此关隘现仍为两省相邻乡镇民众的通行要道。 关隘用大块打磨过的青石板垒砌而成,隘门高3米
白箬岭古道人文历史特色白箬岙岭处于雁荡与大荆的交界处,旧时,来往温台之间的行人多数经过此岭。岭下有一条二米左右宽的石头路,路面平滑。岭头有一石筑路廊,名为“小憩亭”,建于咸丰年间,距近已有一百多年。路廓正间外面二根石柱上刻有捐建此路廊的人的姓名和数目,中间二根石柱上刻有一幅对联,路廊内供有数尊佛像,游子商贾路过此岭,可在亭中小憩片刻,可在此祈佛拜神,求一路平安、生意兴隆。路廊再往前走,便是一段寨墙
菩提岭古道人文历史 古道坐落于“白岩山”左侧,全长约15公里,步行单趟大概需要1个半小时。古道路面全用鹅卵石铺成,迂回曲折,盘旋而上。一路景色,赏之心畅,观之目悦,听之如“二泉映月”,闻之可沁入心扉。 相传南宋小康王逃难经过菩提岭。欢喜岭墩是通往菩提岭的一道折弯的山脊尖,小康王就是在这里用山上的野茶叶解渴,山风吹来,清凉可人,使小康王既解了爬山劳累之乏,又远离了追兵,高兴之至,故名“欢喜岭墩”。过
杨梅洲红枫古道人文历史泰顺县城西边有个村子叫白溪。白溪村的北面是天关山,南面是羊脑山,两山之间一条沿山坡蜿蜒而上的就是白溪岭,也称天关古道。天关山是城西的天然屏障,海拔1270米,与县城相对高度800米,是自古以来城里人登高的最佳去处,相传南宋准状元徐履曾在天关山腰隐居过一段时间。黄泥隘原称黄阳隘,是著名的古代军事设施。隘口用石拱成圆门状,拱高近3米,过道宽3米左右,纵深近6米,过道两旁有供人歇息
覆釜岭古道人文历史特色
蟹坑岭古道人文历史 蟹坑岭古道,南通永嘉,北经桐江书院及皤滩古镇,古道有鹅卵石铺砌而成,是古时候的官道、南来北往的交通要道。古道中间有凉亭(也叫路廊)目前尚存清光绪年间的记事石碑,上面铭刻了当时每家每户铺设路面鹅卵石的各户包干长度,大约有二百多户,根据实力而为,最多的一户有十丈,最少的有一丈,当地附近很多村民目前依然可以在石碑上面找到自己先人的名字。 桐江书院,被称为“江南第一书院”位于皤滩乡山下
永乐古道人文历史 珍溪流域历史悠久,文人辈出。唐代廊下有黄、瞿、郭、李、吕、朱等姓世家居住。宰相吕諲(718~775)及其子兵部尚书仁灏(736~798),墓葬于永嘉真溪里十景坊凤山峦,后人称之为吕公山。瞿端媚(806~885),登唐开成丙辰(836)第,授明州(今宁波)府尹,赠中宪大夫,避乱隐居廊下。宋代珍溪朱氏宗族人才辈出。朱师回,元祐元年(1088)进士,肇庆府士曹,富有文才。此后又有朱利涉
安顶山古道人文历史 安顶山古道曾经是一条走私盐的“交通要道”,途经明清竹制造纸遗址,台门石、狮子石、平台石、石鸡石、飞凤岭、田基坪、岩坎瀑布等,沿途溪流跌宕,竹林环抱。古道现今还保存完好,跨灵桥、里山、渔山三个乡镇,还辐射到萧山地带,“10来公里的距离,体力差的可以在安顶山下撤。”张建龙介绍,徒步穿越的路线是:富阳至礼源,到山基村口下,徒步沿山道经田基坪,稍事修整,翻过岭背,下至安顶村用中餐,尝尝
四窗岩古道人文历史特色
青云梯人文历史特色
会稽古道人文历史会稽山曾经是大禹治水成功后庆功封爵的圣地,历史上会稽山被列为中国九大名山和五大镇山之首。公元前490年前,越王句践卧薪尝胆于会稽山下,经十年生聚,复国雪耻。东晋名士王羲之、谢安等都因“会稽有佳山水”而定居绍兴。南朝诗人王藉咏会稽山的诗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传诵千古。绍兴的历史其实是会稽山的历史,以前绍兴是以会稽为名,可见会稽山在绍兴历史中的地位和影响。人们把鉴湖称之为绍兴的“
天柱寺岭古道人文历史特色天柱寺是一座千年古刹,是浙南最古老的寺院之一。据《永嘉县志》记载:“天柱禅寺始创于晋代,重建于唐贞元年间”,是大罗山西麓的仙岩寺的五大寺院之一,迄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号称天下第二十六福地。天柱寺又称”瀑泉寺“,明朝中叶,改称“天柱寺”。“永嘉四灵”之一,南宋诗人赵师秀对这里情有独钟,所作的《冷泉夜坐》诗很有名:众培碧沉沉,前峰月正临。楼钟晴听响,池水夜观深。清净非人世
茅岭古道人文历史特色
天龙古道人文历史特色安吉龙王山为浙北第一高峰,主峰海拔1587.4米,属天目主峰之一,比西天目主峰还高58米,面积为12平方公里。龙王山地势险峻,多悬崖峭壁,飞瀑流泉,一条由大小不同的石头组成的石龙从山脚蜿蜒而上直至山顶,是享誉亚洲的地质奇观。
盐帮古道人文历史车停水帘村(外大坑),走机耕路到水帘洞赏水帘飞瀑,忆晋竺潜(286—374)开山,体验唐诗文化;登顶水帘尖,赏群山林海、山间村庄。也可以从朱目岭—旧坞村—结局山—交头—青白石这样转一圈,这是一条保存完好的古道,一路崇山峻岭,青山绿水,风光无限。由于旧时盐商运盐都要途径这条古道,所以又叫盐帮古道。特色新昌地处浙东丘陵地带,天台、四明、会稽诸山余脉绵亘境内,盐帮古道蜿蜒崇山峻岭之间,形
此地汇集侠骨柔肠,义薄云天,剑胆琴心的英雄豪杰 ,更有漂亮小哥哥,小姐姐江湖儿女出没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