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游不够
- ·
- 2019-03-11
本地游学活动,旅行攻略分享,民宿房东/房客故事...
五峰岭古道人文历史特色
二灵山古道人文历史特色
平阳大岭古道人文历史特色大岭古道,位于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腾蛟镇凤巢社区硐桥头至瑞安交界的双狮山上,始建于唐,自古是平阳县水头、凤巢等地通往瑞安平阳坑的交通要道。明代中叶,沿海倭寇为乱,通道更为平阳南北港以及泰顺(时未建县)、福鼎等地前往瑞安、温州的内地要道。大岭古道呈南北走向,南连凤巢大岭直至水头,北经瑞安平阳坑半路堂至瑞安,西接凤巢仁加垟,北望凤巢秀垟村山寨王庙,途经腾蛟镇凤巢社区硐桥头、大岭、
大洋千年古道人文历史缙云三面环山,东部为括苍山脉,西部为仙霞岭余脉,南部则是海拔1500米的大洋山。从古道的命名便可得知,大洋古道正绵亘于常年云雾缭绕、林木茂盛的大洋山中。有浙江东南沿海第一高峰之称的大洋山原来并不叫大洋山,而叫大蝉山。解放后推崇文字简化运动,由于“洋”字妇幼皆识,便取代了古越方言字“蝉”,因此,大蝉成了如今的大洋。大洋山历史上为江浙门户,海防要地。南宋绍兴年间,朝廷在大洋山置三姑
秦望山古道人文历史古越之地,历史悠久,一桥一石皆有来历,山川江河更是一部物化的史书。别的不说,窥其名,便可探一番历史的烟云者,量莫大焉。如绍兴城南的秦望山,便因当年秦始皇南巡时,登临此地,远望南海(今杭州湾)而得名。遥想2200多年前的那个初冬,龙车凤辇、万夫簇拥的一代霸主,于诸暨、大越一路逶迤而至会稽祭禹之后,登临五百多米的秦望山巅,远眺浩瀚的大海,俯视脚下新征服的领地,那种君临天下、舍我其谁的
彭宅山岭古道人文历史特色
合岙岭古道人文历史特色
欢喜岭古道人文历史特色 北纬30°一直都是都是全世界人们关注的焦点,神秘,坎坷,崎岖城了北纬30°的代名词,而位于北纬30°上的安吉自古以为都以其得天独到的地理环境条件创造了多种供人们休闲游赏的项目。春秋时期,始筑故鄣城(今址安城镇古城村),曾一度作为越国首都,至秦代设鄣郡于此。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更设鄣郡为丹阳郡,迁治宛陵,并在鄣郡故地设故鄣县。东汉末期,因故鄣县辖境广袤辽阔(大致包括
菩提岭古道人文历史 古道坐落于“白岩山”左侧,全长约15公里,步行单趟大概需要1个半小时。古道路面全用鹅卵石铺成,迂回曲折,盘旋而上。一路景色,赏之心畅,观之目悦,听之如“二泉映月”,闻之可沁入心扉。 相传南宋小康王逃难经过菩提岭。欢喜岭墩是通往菩提岭的一道折弯的山脊尖,小康王就是在这里用山上的野茶叶解渴,山风吹来,清凉可人,使小康王既解了爬山劳累之乏,又远离了追兵,高兴之至,故名“欢喜岭墩”。过
竹丝岚古道人文历史特色
仙霞古道人文历史 在历史上,仙霞古道是沟通浙闽两省的重要旱路,它不止在浙闽两省的经贸往来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内陆延长线的一部分。在南宋时已成为沟通浙闽的官道,到了明代,仙霞古道则是仅次于铅山路的浙闽路线交通线,已经具备一定的经济贸易功能。至清初,由于仙霞岭的军事地位陡升,仙霞古道成为浙闽之间最重要的官道,驻军、商人、手工业者等外来移民迁入沿途村镇,仙霞古道的经济贸易也得到一次大发展
鹅湖古道人文历史曾经的鹅湖古道,沿途有鹅湖驿、紫溪驿、车盘驿、大安驿、黄亭驿、长平驿等大小30多处驿站,路上日夜驿马如飞,商旅来往不绝。千年古道和驿站,承担着“太平时则行李往来,车来人往,络绎不绝;战乱时则戎马倥偬,旌戟排空,道所居塞”的历史任务。 陆游夜宿黄亭驿,有诗曰:“未到名山梦已新,千峰拔地玉嶙峋。黄亭一夜风吹雨,似与游人洗俗尘。”据明《崇安县志》记载,宋时黄亭驿有舟楫12艘,竹筏8张,卒
际坳塘岭古道人文历史特色
大沙基古道人文历史特色
妃子岭古道人文历史特色
四福岭古道人文历史特色
库岭古道人文历史特色 古道起始点库村是一个建于唐朝的古村落,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四面群山环抱,十一条小溪从山谷流出,汇成库水,注入南浦溪。由于山峦的掩映,人们站在山上只能看到小溪水汇入谷地间,却看不到流出,民间说法是风水在此汇集,形成了一个天然的风水“宝库”,于是村民为这里取名叫做“库村”。走进库村,犹如穿越历史隧道,那古民居、卵石路、吴畦墓、吴畦纪念馆颇具唐宋遗风,让人目不暇接。库村是新浦吴宅、包
西径古道人文历史 西径山之北有山名东山,苍崖浚谷,清幽宁谧,史载东晋宰相谢安(320-385)曾隐居于此,留下了“谢傅东山”这一千古人文景观,距今已有1700年的历史渊源。 说起谢安,大家一定都有所了解。唐朝大诗人刘禹锡写过一首很伤感的诗“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乌衣巷是六朝时期谢氏等世家大族在南京(建康)的聚居地,荣耀一时,富贵一方;可惜的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王谢”
锡灵峰古道人文历史特色
大嵩岭古道人文历史 大嵩岭古道因岭南面有座古城——“大嵩古城”而得名。古城建于明洪武二十年,为了防御倭寇入侵,抗倭名将汤和在此筑城把守,城墙高1.7丈,宽2.2丈,古城内东西方向0.5公里,周长2.5公里。大嵩岭位于大嵩古城西面。 大嵩岭横跨于海拔550多米的福泉山麓之中,宛如一条洁白的丝带。过去,古老的大嵩岭是咸祥、大嵩、象山老百姓出入宁波、上海的唯一通道。古道南面平且长,北面陡且短,路面全用鹅
此地汇集侠骨柔肠,义薄云天,剑胆琴心的英雄豪杰 ,更有漂亮小哥哥,小姐姐江湖儿女出没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