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姑苏小米
- ·
- 2020-07-20
本地游学活动,旅行攻略分享,民宿房东/房客故事...
平昌长安古道人文历史特色
茶马古道人文历史 如今的茶马古道被318、317国道覆盖,国内很多骑行爱好者把从成都到拉萨的这段318国道誉为西行必修之路,路途艰辛也就不多说了,没有坚强的意志品质以及充分的准备还会乖乖的自驾为妙。再者说就算自驾317也是危险重重,路是年年修,年年都会塌方,异常艰险。另外茶马古道的一部分可以徒步穿越,但没有当地向导带路是万万行不通的,别相信GPS什么的。 总之,这是一条可以用一生去探索的道路!至于
蜀身毒道人文历史虽然早在秦统一前,蜀守李冰父子就开始了对西南夷道的开发,但真正大规模的两次开发是在西汉王朝汉武帝执政期间。《史记,平淮书》载:“唐蒙、司马相如开路西南夷,凿山通道千余里,以广巴蜀。”然而,开凿西南夷道的工程实在太过巨大,征发开道的士卒均为巴蜀人,旷日持久的工程劳民伤财,加上当时汉武帝的当务之急是平定北方匈奴,于是,“秋,罢西南夷。”四年之后,张骞再次出使西域归来再次激发了汉武帝开凿
荔枝道人文历史特色
蹚古道人文历史唐朝时,为了加强军事力量,需要大量的马匹,而青藏高原的藏族同胞长期食用奶酪、牛羊肉等食品,需要茶叶帮助消化,茶马交易开始,明朝时,当时陕南是全国茶叶的主产地之一,质优价好。由于陕南之外的有些地区的茶叶不好,影响了茶马交易,所以,明政府严格管制贩茶,其中最繁华的茶马交易市场在康定,陕商经“秦蜀古道”到达康定,康定商人主要来自陕西、山西、四川、云南等省,陕商进入最早,经济实力最雄厚,陕商
石门古道人文历史特色遗址长约18米,宽约1米,高出河面15米。石门道初凿于秦,即“五尺道”。汉武帝时唐蒙在此基础上又修成“南夷道”:北起僰道治所(今宜宾市),沿符黑水(南广河)南行,经庆符石门过高县、筠连,转而向西至盐津、豆沙关,过大关北渡洒鱼河,再向南至云南昭通,达曲靖,全长2000余里。唐天宝中鲜于仲通伐南诏失利,退兵时封闭石门,贞元九年(793年)节度使韦皋谴监察御使催佐时赴云南复通,号为“
皇柏古道人文历史古道皇柏动人传说“这片柏林祖上就已存在,世世代代被保护下来了。”当地老农戴才学回忆。皇柏林起于何代,无文字碑记可考。民间有传刘邦沿米仓道进取西川时所植,故称“汉柏”。又传张飞当年过南江,取巴中,后镇守阆中为太守令,为便于往来令军民遍植柏树标道,又称“张飞柏”。多年管护皇柏林的东榆镇民主村村民罗运明带领记者一行踏进米仓古道,只见古柏撑天,虽有杂草淹没,荆棘遮盖,但石阶还在,路痕犹存。
环江古道人文历史 古道沿线丰富的民族文化也颇具独具特色。这里是毛南族、壮族的聚居地,形成了别具一格的风俗习惯,毛南族的木面舞古朴刚健,曾赴日本演出,受到好评。以“五香”食品为代表的民族饮食品种繁多,风味上佳,食后齿颊留香。毛南人手工制作、工艺精美的花竹帽“顶卡花”也成为外来游客争相购买的旅游纪念品。特色 1、具有全球意义的中亚热带石灰岩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及其生态系统。 据有关专家称:木论自然
黄龙茶马古道人文历史以前,茶包就是通过从邛崃平乐古镇经上里古镇到雅安的路上,经过这段陡峭的山路下山,把茶叶运到雅安城区的。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从山下靠陇西河的半崖间新开凿修建了汽车公路,原来的茶马古道就逐渐被废弃。特色2014年9月,从成都来雅安游玩的游客,意外发现一段保存十分完好的茶马古道遗迹,当地,村民们还发现了清代维修道路时在崖壁凿刻的石头碑文等文字记载。
秦蜀古道人文历史2013年9月4日,秦蜀古道(蜀道)“申遗”联席工作会议在陕西汉中召开,陕西、四川两省文物部门就如何推动秦蜀古道联合“申遗”工作达成了诸多共识。陕西、四川两省需要共同协作,相互配合,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在促进经济社会繁荣、文化产业大发展等方面的突出作用,围绕秦蜀古道的“申遗”建立联合机制。建议两省每年在陕西汉中和四川广元两市轮流召开一次“申遗”工作会议,有效地推动秦蜀古道“申遗
青城山景区分为前山和后山两部分。前山偏人文,浏览2小时即可,和都江堰景区放在一天游玩。后山自然风光迷人,环境清幽,可以单独玩上一天。
川盐古道人文历史位于“酉丁龚”旅游带上丁市镇丁市村和厂坝村的交汇处,小地名洞溪垭,距丁市镇政府5公里。只见川盐古道蜿蜒盘旋在洞溪垭陡峭的山腰,由于70年代就已修建了丁宜公路,古道保存得相当完整。古道路幅宽的地方有2—3米,窄的地方只有50公分左右。为了便于行走,古道上不少地方铺设了石板。石板上密密麻麻地分布着当年背盐人用打杵歇气时留下的杵印。想当年,由于洞溪垭是上坡路,那些背盐人背着沉重的盐巴,从
剑门蜀道人文历史 四川有“四绝”——九寨之奇、峨眉之秀、青城之幽、剑门之险。前三者已成旅游胜地,惟独剑门雄关,却像被人遗忘的角落。但是,它一直是日本以及东南亚游客的心仪之地,也曾是凤凰卫视“千禧之旅”寻访文明之旅的一个驿站,是什么吸引了人们虔敬的脚步,是什么使它成为历史画卷中凝重的一页?古代川北三条蜀道:金牛道、阴平道和米仓道,最重要的金牛道就是剑门蜀道也就是《剑门古道》在2013年被国家文物局列
嘉陵云栈人文历史特色
荔枝古道人文历史 据《旧唐书》、《新唐书》等史籍记载:唐天宝年间(742—756),唐玄宗为满足宠妃玉环食新鲜荔枝的喜好,颁旨在涪州建优质荔枝园,修整涪州到西安的道路,从涪州置专驿,换人换马不换物,接力快速传送。建起一条专供荔枝运输的驿道,被称作“荔枝道”,全程1000多公里。唐时此道广设驿站,盛极一时,官商邮旅称便。北宋时,一度荒废,李复曾议修复,其《橘水集.与王楷书》有记述:“自洋南至达州,往
博南古道人文历史 “南方丝绸之路”的开辟博南古道的开辟,是张骞出使西域的意外收获。当他历经千辛万苦,结果发现到西域各国“从羌中险,羌人恶之,稍北则为匈奴所得”(《史记·大宛传》),“通蜀身毒道便近,有利无害”(《史记·西南夷传》)。因此古道的开辟从开始就非同一般商道修建,就带有浓重的政治色彩和深远的军事目的。公元前138年,张骞受汉武帝派遣出使西域,以联络西域各国挟击匈奴,打开通往西域的道路。 张
按照景点的热度和位置来安排,是一条经典的线路,能更全面的了解成都市区。
眉西古道人文历史 明朝时,四川温江至建昌(西昌)有一条驿道,所经大渡河因地势险要,环境恶劣,往来行人多死于瘴疬之间。洪武十七年(1354年),督蜀景川候曹震为解决川西南商旅运输,消除行人死亡之患,走访老人调查得知,很早以前眉州(眉山)至峨眉至建昌就有驿道,且山势稍缓,无瘴毒、少匪患,路程亦短,因垮塌路断,无人行走而废弃,于是命其开通驿道。此道从峨眉接口,在大为分路向西经玉龙观音岩进入峨边境后,沿朘
秦巴古道人文历史特色
松茂古道人文历史一串马帮的铃声,仿佛还响在玉垒关口窄长的松茂古道上。最后一抹夕阳将历史的身影永远定格在一段石板古道上,悲壮而苍凉。松茂古道是古代通往“蛮夷地区"的道路,是成都平原连接松潘和茂县的惟一通道。松茂古道起于都江堰,终止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松潘县、茂县古城,全长700多里,虽然这条路最早始于何时无从考证,但是无数的事实说明,最迟在三国时期,松茂古道就已经开通了。从茂县较场、叠溪地震遗址的
此地汇集侠骨柔肠,义薄云天,剑胆琴心的英雄豪杰 ,更有漂亮小哥哥,小姐姐江湖儿女出没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