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唐山评剧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评剧的前身是冀东莲花落。莲花落起源于唐代佛曲“莲花”、以名“散落花”,是佛教募化或宣讲时之唱曲。

  清光绪年间(1875左右),冀东莲花落盛行于唐山附近,光绪二十七年(1901)三十四年(1908年)两度“被禁演。莲花落艺人失去了生存的权利,滦南县以成兆才、任善庆等为首的莲花落艺人,于困境中崛起,吸收其它戏曲剧种的分场演出形式,把莲花落原有的“单口”、“对口”、“拆出”,改编成分场的大戏,丰富了文武场伴奏,以“平腔梆子”知名,于1909年4月22日(农历三月初三)在新开业的唐山永盛茶园首次亮相,受到以开滦矿工为主体观众的欢迎,以成兆才班主的庆春平腔梆子戏班从此驻足永盛茶园数年,经成兆才改编的戏曲剧本《开店》、《花为媒》、《占花魁》等,经他们不断改革、提高、丰富、发展下,平腔梆子已形成一个新兴戏曲剧种,被后人称为评剧的早期,唐山成了评剧的诞生地,永盛茶园成了评剧的摇篮,成兆才等人成了评剧的创始人。1915年成兆才率班以崭新的戏曲形式第三次进天津演出。1918年由永盛茶园老板王凤亭与成兆才协商以新戏箱入股并任班主更名“永盛合”班,走出山海关赴东北三省演出,从此成兆才成了专职编剧,1919年根据家乡狗几庄发生的地主子弟高占英谋杀其妻杨二姐事件,立即写了《枪毙高占英》,在长春首演,后更名《杨三姐告状》,成为评剧现代戏的经典。他一生(1874——1929)创作改编、移植评剧剧本121个,于1994年经花山文艺出版社,成为评剧的宝贵财富。从而生在滦南、长在滦南的成兆才被群众誉为“戏圣”,“评剧创始人”。

本文来自 天下民宿 BNBVISTA.COM

  评剧早期唱腔,在冀东莲花落的基础上,吸收唐山民歌、唐山皮影、乐亭大鼓以及京梆唱腔、扳式,创造了自己的基本腔调,以及小悲调、大悲调、古三咳等,并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板腔体,诸如慢板、二六板、垛板等,伴奏乐队文场以板胡为主奏乐器(主弦),伴以三弦、竹笛、唢呐等。武场基本移用了梆子武场,依据评剧唱腔特点,将高音梆子改为中音梆子,锣鼓经从为我所用,逐渐丰富。评剧表演艺术依据中国戏曲表演程式,诸如“五功四法”“唱念做打”等。它比较贴近百姓生活,念白俗称“老呔话”有浓重唐山地方特色。

内容来自 BNBVISTA.COM

  随着评剧从唐山走向全国,不仅形成了艺术流派纷呈,而且各院团,尤其是“中国”、“天津”、“沈阳”三大评剧院在新中国先后成立,其剧目、唱腔、表演都有了长足的发展,而且形成自己的特色。在相互学习交流中,不管是在剧目、题材、体裁创作上还是在唱腔音乐完善创新上,各剧院都有自己的侧重,从而使评剧的表现力更强,影响力更大,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作为评剧诞生地的唐山,也有自己的贡献,女小生洪(影)派艺术从1954年展露头角,能和旦行比翼双飞,不仅起步早而且成就大。2000年由唐山倡议,-化部批准,文化部文化司、河北文化厅、唐山市人民政府主办,唐山市承办的中国评剧艺术节在唐山连续举办,为全国评剧团展示艺术成果,培养评剧人才、繁荣评剧事业做出了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