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情亦称道歌,是传道者宣传教义及募捐化缘的一种说唱艺术。唐朝《续仙传》记载:“蓝采和手持拍板(简板),唱踏歌行乞于市。”这可能是对早期道情最具体的描写。唐朝中期时,唐玄宗李隆基十分喜爱中国传统的道教并将它奉为国教,一时道教大兴,在这一背景下道教开始在全国流行,传教道士游历天下,传道时皆唱道情。道情最初只是说唱形式,在清朝以前基本上没有职业班社,艺人们多是在逢年过节酬神献艺。民国以后,个别地方才逐步发展为民间具有职业班社演出的团体,内容从传统的祭祀、传道发展为群众喜闻乐见的多种演唱内容。

  道情音乐比较丰富,据传有多种套曲和曲调,但是现在演唱和能够完整收集到的不多。道情的唱腔为联曲体,它是利用诸宫调的某些曲子互相联缀起来,组成有层次的大型唱段。每种套曲又有正、反、平、苦、抢、紧等不同的曲子,唱腔根据“正反”需要来组合演唱。“正”表示用正调演唱,一般用正调演唱的曲调为“商”调;“反”表示用反调演唱,一般用反调演唱的曲调为“徴”调;“平”表示一般正常的情绪,“苦”表示愁苦、凄凉的情绪,二者皆用正调演唱;“紧”表示唱腔结构紧凑,“抢”表示唱腔结构喜悦、轻快。

天下民宿

  甘谷道情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在保留自身特点的同时,又借鉴了秦腔和地方小曲的唱腔,使其成为具有原始唱腔和地方特色的独有艺术。甘谷道情主要流传于磐安一带,其唱词有古老的传统道情,也有歌唱者自己创作的新唱词,还有演唱艺人随口随唱、现场自编自唱的歌词。

内容来自 BNBVISTA.COM

  甘谷道情的演唱形式是坐唱。演唱时,由说唱艺人自己伴奏,伴奏乐器有简板、鱼鼓。简板有两条长60厘米左右,宽5厘米的薄竹板,上端各朝外分开,离顶端10厘米处各拴一扇小碰钟,由说唱者左手从下端握住简板,按适当的速度、节拍敲击竹板,两扇小碰钟相互撞击,产生清脆悦耳的声音。鱼鼓为一个直径8—10厘米、长90—100厘米的竹木制桶,上端用猪皮蒙住,奏击时,说唱者用左肘托住上端,右手从下端鼓面上用小拇指、无名指、中指敲击,一般在每句落音时敲击,与简板合拍,说唱者之间伴有鱼鼓声,敲击的轻重与节拍的强弱相一致。道情在演唱时有说有唱,先是念白带吟诵,一般四句一组押韵,最后一句于起唱相接时带曲调腔,起叫板作用,紧接着简板、鱼鼓齐奏,引入唱段。道情演唱时,拖腔长、悠扬婉转,拖腔内有佛号等虚字,有时虚字别人可以帮唱。

本文来自 天下民宿 BNBVISTA.COM

  甘谷道情的曲调很多,最常见的有《道情》、《五更盘》、《五更歌》、《参禅》、《皇姑》、《捎书》、《八仙诗儿》、《耍孩儿》、《哭兰衫》、《降香》、《赶船》、》《清节》等12个曲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