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现存资料考证,木偶戏也叫傀儡戏,历史悠久,最早的木偶可能与丧葬有关,1978年山东汉墓出土有汉代可灵活操纵的木偶。大玉木偶在清宣统年间由木偶艺人唐老八传至该村黄新民、郭九成、郭成林、郭兴娃等。大玉木偶由清宣统年间经漫长的发展由散到集中,由兴到衰。现有表演、雕刻艺人,30余人。周至大玉木偶戏至今仍活跃于群众之间。 本文来自 天下民宿 BNBVISTA.COM
周至大玉木偶戏由木偶制作和木偶表演两部分组成。 本文来自 天下民宿 BNBVISTA.COM
首先要制作木偶,包括选料、三雕七画阶段和雕绘结合阶段。选料以直径6-7寸柳木为主,掏空木料,装眼、装嘴;三雕七画阶段,由艺人先雕头部(造型),再画脸谱以区别人物;雕绘结合阶段,造型、雕刻、绘画并重、讲求创造性和技法性。 Copyright BNBVISTA.COM
木偶表演是文武场面乐器与真人表演相融,乐器主要有四面鼓(即报鼓)干鼓、战鼓、堂鼓、大锣、小锣、大铙(也称铰子)、小铙(也称煽子)、板胡、二胡、洋琴、斗翁、大提琴、笛、唢呐、号等。表演以秦腔为主,主要剧目有《白丁本》《春秋传》《下河东》《兴汉图》《四贤册》《斩李广》《金沙滩》《剪红灯》《乌山寺还愿》《唐王征西》《乾坤带》《百花庵》《云萧剑》《玉凤瓒》《孙膑坐洞》《孙庞斗智》《八阵图》《雁塔寺祭灵》《孝廉卷》《长板坡》《七剑书》《上梅山》、《双凤帕》、《墩台档将》、《黄雀寺》等近30本。
周至大玉木偶戏是农耕社会生活的缩影,对于研究我国农耕社会的发展及地方风土人情,意识形态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周至大玉木偶戏的发展和传承对秦腔的表演、木刻艺术和社会发展中传统剧目的传承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是陕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