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唱连萧的艺人,新中国前遍及四川各地延长江流域一带。绵阳、遂宁、成都等地的城乡艺人以漂泊行艺谋生。新中国成立后连萧演员多参加成都市组织的文艺比赛和舞台、茶馆广场的演出。
BNBVISTA.COM
“连箫”历史悠久,早在清道光年间成都人钱廉成就有诗云:“连箫三尺长,此处更何有,行乞且长歌,柳啊柳连柳。”清人陆箕水《锦州竹枝词》云:“窄袖宽衣裤褶长,绿云窈娘妆。筵前唱彻《回波曲》,乞取青蚨作打厢。”这两首诗描写了四川贫女行乞时打唱连箫(亦称连厢)的真实情景。四川自贡秦会馆又有一清代贫女打连箫的木雕,现在还清晰可见,由此说明在清代已有四川连箫的演唱活动了,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这种民间艺术在四川民间还广为流行。连箫的形成,发展至今已将近300年的历史了。 天下民宿
“连箫”地方特色浓郁,唱腔优美动听,舞蹈性很强,演出形式多样,有单人表演和群体表演,是非常珍贵的边打边唱边舞,群众喜闻乐见,群众易于参与的民间艺术,在四川成都等地广为流行。20世纪八十年代,成都就有连箫演唱艺术家开始传授培养接班人,20世纪末,虽然从事连箫演唱的专业艺人不多,但在节假日仍有连箫演出,特别是群众文化馆组织的100多人的连箫方块队表演,一唱众和,边走、边打、边舞,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十分壮观。 BNBVISTA.COM
“连萧”所用的道具——连萧棍,亦称钱棍,此乐器用白加子、竹子一根(2—3尺),竹子挖8个孔,每孔嵌四枚铜钱,共用32枚铜钱(即古铜币),可在古玩市场购买,也可制铜板代替。连萧棍的两头用彩色纱巾栓成单蝴蝶结,系在钱棍两端。演员女需戴头花、彩服、彩鞋;男需穿中式背心或长袖服装、朝阳鞋。笛子、二胡、琵琶、阮。如大型连萧队需加唢呐。 本文来自 天下民宿 BNBVISTA.COM
“连萧”是一种源于群众所创又为本地群众喜闻乐见的自娱自乐的民间艺术形式,它具有强烈的地方特色和艺术魅力,经常是台上唱连萧,台下观众自发帮腔,达到台上台下同欢乐的境界,受到国内外专家和新闻媒体的关注和宣传,它历史悠久,地方特色浓郁,唱腔优美动听,舞蹈性很强,演出形式多样,有单人表演和群体表演,边打边唱边舞,群众喜闻乐见,群众易于参与的民间艺术,在四川成都等地广为流行,是一种具有四川民间艺术特色的以文学、音乐、舞蹈相结合的曲艺演唱形式。“连萧”多次参加全国、四川、成都各级举办的“绝技、绝艺比赛”,均获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