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龙骨坡抬工号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抬工号子”发源于龙骨坡,庙宇镇地处渝鄂边界,四周险峻的山峰连绵不绝,距今204万年的“巫山人”———著名的龙骨坡古人类遗址在其境内,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龙骨坡抬工号子”这种民间音乐形式在巫山人世世代代辛勤劳动的汗水里孕育产生,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龙骨坡的先民们为了生存要建屋造房、架桥铺路,特别是在搬运大型的石料等材料时,必须要出动众多男性青、壮年,以集体力量担负,这就形成了抬工群体。在繁重的体力劳动中,抬工们通过吼唱号子,加强劳动纪律,抒发内心感情,缓解疲劳,使集体步力合一,轻松协调,慢慢就形成了别具特色的“抬工号子”。

  “龙骨坡抬工号子”根据音乐速度分为快腿号子和慢腿号子。路面平坦时抬工们采用快腿号子,其歌词内容丰富,风趣幽默,曲调欢快高亢,如《啄啄号子》、《倒采茶》等。

天下民宿

  遇崎岖路段时抬工们采用慢腿号子,其歌词内容灵活,无固定歌词,多以唱歌的方式传达脚下的路况,采用问答方式,前后统一,曲调平稳,旋律起伏。如《哟嗬号子》等。龙骨坡抬工号子具有节奏规整,领和对称,速度平稳朴实等特点。 本文来自 天下民宿 BNBVISTA.COM

  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先进的生产工具改变了原有的生产方式。同时,由于人们文化意识的转变,使众多古老的民俗现象逐渐消失。而“龙骨坡抬工号子”是一种传唱性的口头文学,所以极少留下文字资料。加上老一代抬工相继去世或年迈体衰不能再抬再唱,年轻一代大多不愿学习他们认为是过时落后文化的“抬工号子”。 天下民宿

  多年来,巫山非常重视对各个历史时期的龙骨坡抬工号子这一民间艺术的挖掘收集工作。其中1983年编印的《巫山县民间歌曲集》中收录了16首各种风格的“抬工号子”。2004年12月,在巫山县文化部门组织的全县农村文艺调演活动中,原生态的“龙骨坡抬工号子”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2005年,巫山县文化馆对全县范围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普查时,将“龙骨坡抬工号子”作为重点普查对象,对健在的传承人进行了及时专访,并对相关资料进行了及时抢救和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