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族是我国56个民族中人口较稀少的民族之一。京族同胞自16世纪左右迁居于我国濒临南海广西防城县后,就一直生活在璀璨玉石般的三座岛屿之上。若干年来,这三座岛屿的名称因被称作“巫头”、“山心”和“万尾”,充满着无尽的神奇色彩,始终唤起到三岛来的外乡人特殊的好奇、深思和无穷的追问。

  京族人民不但能歌善舞,而且有着丰富多彩、富于幻想、充满渴望获得美好生活的民间文学与传说。据说,在五六百年之前,刚在我国定居的京族渔民,每日必经白龙海峡才能入南海捕鱼。而这唯一出海的咽喉却被大妖怪蜈蚣精所盘踞、把守。而且提出:凡渔船出海打鱼,必以一幼童饲蜈蚣精为条件。为此,原本人口不多的京族很快便受到民族存亡的严重威胁,无数幼童遭受残害的现实使人们陷入了无限的悲苦与焦急之中。一天,走来一个外乡乞丐模样的道人,他在了解人们的愁苦后,提出自己心甘情愿以身饲喂蜈蚣,为渔民们换得出海捕鱼权的建议。万分无奈下的渔民们在同意道人建议后,按照吩咐找来一口大锅和一个很大的南瓜,架在船头上蒸煮。当渔船行至白龙海峡后,蜈蚣精久久不见有幼童扔下,便开始兴风作浪,海上顿时狂风四起、雷雨交加。渔民深怕得罪妖怪,便催促道人投海饲蜈蚣,但只见道人胸有成竹、毫不慌张地立于船头,似乎在等待着什么时机。蜈蚣精见此状勃然大怒,便张开血盆大口扒上了船舷。刹那间,道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端起大锅,将沸腾的南瓜连同一锅开水直灌蜈蚣精胃肠之中。蜈蚣精被开水和难以散热的大南瓜烫得疼痛难忍,即刻潜入海中上下翻滚。似飘叶般的小渔船瞬间中便开始了在电闪雷鸣的排空浊浪中,被无情地抛卷的遭遇。在渔民们经过整整一昼夜难卜生死的折磨后,终于随着霞光初露,大海恢复了往日的宁静。渔民们来到甲板,只见远处一条被截成三段的巨大蜈蚣残骸浮于海面。而且,随着红日的冉冉升起,这三段残骸逐渐扩大,最后在海中竟形成了大小不等的三座岛屿。而那位智胜蜈蚣精的外乡乞丐道人,却早已化作云雾飘向了远方。从此,京族人民便将大小不等、形若蜈蚣头部、心脏和尾部的三个岛屿,命名为“巫头”“山心”和“万尾”。为了不忘为京族人民除恶的道人,人们在白龙海峡出口处建庙宇、竖石碑,封这位道人为“镇海大王”。同时把“镇海大王”的牌位供奉在“哈亭”内最为重要的位置,永远接受人们的祭祀与崇拜,以求得他的佑护。 Copyright BNBVISTA.COM

  在历时几天的“哈节”中,人们在对各路神灵和先祖进行祭祀和娱乐之后,接下来的将是令人盼切已久,为护送“各路神灵”,尤其是为送别“镇海大王”,进行“驱鬼开路”而跳的舞蹈《耍花棍》。 BNBVISTA.COM

  在“哈节”最后一项礼仪“宰猪大祭”刚刚结束,哈亭内焚烧祭文的青烟还未散尽,已从远远村口处传来大木鼓沉重而轰鸣的咚咚声,使所有的京族民众顿时躁动起来,不由分说地向着村口涌去。被人们团团围住的参天榕树下,一位身着白色长衫、紫色发带,双手持长约40公分、缠绕彩色花带、具有驱魔神力花棍的窈窕少女,已在闻鼓起舞。这位俊美的桃姑双手将花棍频频转动于身体的上下前后,她伴着细碎的步履,面向东南西北四方将每种舞姿各表演一次,以示驱赶各方恶鬼为诸神、祖先开路、送行。随着木鼓节奏的变化舞蹈速度也越发地快了起来,为此,周围的观看者再次随之动荡起来。人们一边回首观望着还没有结束的舞姿,一边向着远处奔跑,似乎还都在测算着应停步的合适位置。突然间,只见桃姑在急速舞蹈的最后,双手将花棍向头后方反身远远抛出。这一举动使人们不顾一切地奔跑起来,去抢接将从空中跌落下的花棍。原来这是京族习俗中所说的:“谁能接到节日最后一项《耍花棍》舞蹈所抛出的,具有驱魔能力的花棍,谁在这一年中就能免除一切灾疫和心想事成”的说法。难怪那两个得到花棍的年轻小伙子,把得来的花棍紧紧抱在怀里而欣喜若狂呢! Copyright BNBVIST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