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宁嵌瓷,据专家考证和现存潮汕具有历史时期的庙宇、祠堂和民宅等建筑物中见证,在明代万历年间(1572年—1619年)就已在普宁民间出现,盛于清代。现在潮汕民间的庙宇、祠堂和民屋“四点金”、“下山虎”等建筑物都装饰有嵌瓷。 内容来自 BNBVISTA.COM
明代普宁嵌瓷只是利用碎瓷片在屋脊上嵌贴成简单的花卉、龙凤图案。到了清末,瓷器生产作坊与嵌瓷艺人的结合,专门饶制低温瓷器,彩以各种色彩,经过剪取镶嵌成平贴、浮雕或立雕(又称圆身)、人物、虫鱼、博古等,装饰于庙宇、祠堂、亭台、楼阁和民宅的屋脊、屋檐、门楼、木载下和照壁上,或作壁挂浮雕和立体圆雕摆设的效果独特的工艺美术品。它色彩鲜艳、质感坚实;久经风雨、烈日曝晒而永不褪色。如不人为或自然灾害破坏,可历千年而永葆光泽。
内容来自 BNBVIST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