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桃园同乐会吹歌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桃园同乐会吹歌流传于河北黄骅市齐家务乡桃园村。桃园村位于黄骅市东北部,娘娘河南岸,与天津大港区毗邻,东靠津汕高速公路,南临子牙新河,西接205国道,交通便利。

  桃园村同乐会是村民自发组织的自娱自乐的业余音乐团体,主要艺术形式为吹打乐,这种古老艺术在民间以口口相授的形式传承至今。是民间百姓在亲人去逝后,请同乐会(民间俗称“道爷”)通过吹、打、念演奏,追忆亲人,安抚亡灵,祈福逝者在冥冥世界平安幸福的民间祭奠活动,或参与春节、元宵节、庙会等重大节庆日及庆典演出。乐器有两大类,包括管乐器笙、笛、管、唢呐,打击乐器鼓、铙、钵、镲、锣、磬等。传统曲目有《十二孝》、《流河言大赞》等二十多个,现代曲目有40多个。该乐队现有成员18人,有固定练习场所。 内容来自 BNBVISTA.COM

  据史料记载,吹歌艺术始创于明末清初的京津冀地区,距今约有数百年历史。清光绪年间,桃园有民乐爱好者刘振庠、刘长会等七人自带乐器,先后到小道口村、垛庄村(今属大港区和静海县)拜师学艺。民国时期在刘振庠、刘长会的影响下,又有刘金铎、刘金敬、许延庭等六人加入,并添置乐器,同乐会初具规模。

内容来自 BNBVISTA.COM

  20世纪40年代,几位年长的师傅相继作古。刘秀林、刘崇贵等七人加入同乐会,苦心操练,乐队整体技艺有了长足进步,形成同乐会的鼎盛时期。 Copyright BNBVISTA.COM

  1962年正值三年困难时期,刘光林、刘树槐等十人加入同乐会,师徒们利用农闲时间,勤教苦学,基本上掌握了全部技能。 本文来自 天下民宿 BNBVISTA.COM

  文革期间,同乐会损失殆尽。后来,早年迁居津郊的第三代师傅刘秀林回桃园定居,他以满腔心血使同乐会起死回生。岁月流逝,吹歌艺术却绵延不断。随时代发展,增添了一些欢快的曲目,演出场合增加,影响力扩大,桃园吹歌艺术日趋完善。 天下民宿

  桃园吹歌传承了原汁原味的民间技艺,最大限度保留了原生态艺术;所含内容,继承了中华民族孝道思想和理念;遵守古训,义务服务一方百姓,满足了民间大众文化生活需求,在民间享有盛誉。

天下民宿

  信息来源: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内容来自 BNBVISTA.COM

  信息来源: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天下民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