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长鼓舞起源久远,据<大观>>引明刻本<>记载:“粤有瑶种,古长沙,黔中、五溪之蛮……以砂仁、豆芋、楠、漆、皮藤为利、竭则又他徙……捕兽饮酒,击长鼓为乐。”连山过山瑶来自“古长沙、黔中、五溪之蛮”,与宋代沈辽<>中描述的“湘江东西踏盘王”、“乐神打起长腰鼓”互为印证。<>卷三十一记载:“长沙郡(又杂)有夷(蜒),名曰‘莫瑶’……武陵、巴陵、零陵……熙平皆同焉”。其中的熙平郡,便是当今的连山,可见隋朝时期,古长沙,黔中,五溪之瑶已南迁入粤。据此推算,连山小长鼓舞是隋朝时期随瑶族南迁而流传入粤,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Copyright BNBVISTA.COM
小长鼓是小长鼓舞的唯一舞具,它用木质轻盈的泡桐木制作,长二尺三寸,中间的鼓腰细至一般成年人指掌可握,两端圆形,大小如一,里面挖空,外蒙优质兽皮,可击岀清脆声音。鼓身漆以红色,绘有色调对比强烈的乌龟背壳花纹案,花边以起伏有序的“狗牙花”装饰,兽皮绷钉处装饰一圈金色花穗以增色添彩。“狗牙花”和龟壳花纹图案,与瑶族敬奉龙犬及乌龟的图腾崇拜有内在的联系。
本文来自 天下民宿 BNBVISTA.COM
小长鼓舞素有“七十二套路”之称,其基本动作大部分来源于模拟造屋起屋及制作小长鼓的过程(下称“表现性动作”),小部分是对自然景物形象进行抽象艺术化的概括(下称“程式性动作”)。其舞蹈表演顺序为:“转天转地”、“寻屋地”、“挖屋地”、“铲屋地”、“平屋地”、“量屋地”、“垫石脚”、“砍木”、“量木”“锯木”、“背木”“架木马”、“承木”、“凿木”、“立柱”、“串方”、“承低”、“承高”、“上梁”、“拉梁”“上八方”、“安门”、“安神位”、“盖房”、“寻鼓木”、“砍鼓木”、“量鼓木”、“斗鼓木”、“修鼓”、“封鼓”、“听鼓”、“钻天”、“钻地”、“鼓松腰”、“金鸡过笼门”、“画眉跳龙门”、“高山滴水”、“莲花盖顶”、“飘摇过海”、“行江”、“拼桌”、“量桌”、“收鼓”。另有鼓花“小莲花”和“大莲花”。每套动作必须与程式性动作中的“莲花盖顶”和“飘摇过海”(或“行江”)相结合,构成独立的一组(又称为一套),每套由三个动作组成,如:“莲花盖顶”-“寻屋地”-“飘摇过海”(或“行江”)。每套动作均按逆时针走向,从东开始,到北、西、南四个方位各表演一次,回到原位后才做第二套动作。该舞蹈的伴奏乐器为鼓、小锣、钹、堂锣、唢呐等,乐曲有开场锣鼓、行板、快板、唢呐曲(一)、(二)、结束锣鼓。
Copyright BNBVIST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