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梅山傩戏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梅山傩戏主要流传于古梅山地区。今冷水江所传承的傩戏,为保存最为丰富、最为完整的梅山傩戏。

  冷水江市是古梅山蛮峒最后一代梅王苏得常(苏甘,1040—1120年)居住地,亦是梅山文化的核心区和发源地之一。梅山傩戏这枝民间戏曲的奇葩,即由苏、张、李、扶等23姓梅山土著传承至今。2008年,梅山傩戏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本文来自 天下民宿 BNBVISTA.COM

  “梅山峒”是在唐宋时“旧不与中国通”的湘中雪峰山区的旧称,“梅山峒蛮”为湘中古九黎、三苗,及后来的长沙蛮、武陵蛮、莫徭族群发展至北宋归化时期的俗称,是苗、瑶诸族族源之一。“梅山傩戏”即“信巫鬼好淫祀”的梅山古蛮族“巫鬼(傩)”“淫祀”之孑遗,两宋间即遭官方禁毁;明、清两代官方长期“设苗防”“禁苗俗”,并多次从外省移民入梅易俗,土著则外迁或融入汉籍,梅山傩始以家传和师传两系在土著和移民中交互传承。傩戏也多为汉傩同化或取代。 内容来自 BNBVISTA.COM

  梅山傩戏的主要载体是梅山巫师(俗称师公),也有部分“正一派”火居道士也兼行巫傩事。梅山傩戏是梅山傩事中傩仪、傩祭、傩艺中的一部分,主要保存在大型巫事《大宫和会》《抛牌过度》《跄梅山》等巫傩事活动中,并能以傩戏剧目形式独立存现。其表演(俗称搬)时间为秋冬两季夜晚,动了春雷后一般不再搬演,地点在民居堂屋、傩坛前,在一天正式巫事仪式之后,表演傩戏必须佩戴与表演角色相称的傩面,也只有带上傩面表演的方能称为傩戏。 BNBVISTA.COM

  傩面俗称“脸子”,为木雕,常见傩面有开山小鬼、修路郎君、判官、土地公、土地婆、歪嘴和尚等,与此相关的有傩神头像如东山圣公、南山小妹(亦称南山圣母)、韩王等神像,置于傩坛两侧,另有梅山倒立神置于坛下。此外,有面像吞口和由吞口衍变的“福”字纹门饰,傩面均由民间处师雕刻,经处师或师公开光后交付使用。 内容来自 BNBVISTA.COM

  梅山傩戏表演的内容主要是修路、架桥、披荆斩棘、开天辟地的故事,目的是为傩事主家招财、纳福、祛灾、祛病。 内容来自 BNBVISTA.COM

  梅山傩戏主要人物均由师公扮演,同时邀请观众参与。演出的场地多为傩坛。傩坛分座坛与行坛。座坛即师公坛;行坛为表演傩戏时所扎的花坛,分上坛和下坛,上坛供奉傩神和家主,下坛供奉“梅山祖师翻坛倒峒张五郎”彩绘倒立神像。 本文来自 天下民宿 BNBVISTA.COM

  除傩面外,还有巫傩师所用的头匝、鱼腹巾、师刀、兵牌、师棍、法衣、法鼓、锣、牛角号、竹筶等法器;东道主家的竹水筒、斗笠、蓑衣、春凳、锄头、柴刀等日常用具;有时观众也充当道具。 本文来自 天下民宿 BNBVISTA.COM

  梅山傩戏的声腔、对白和动作,原始、野性、诙谐幽默,极具生活情趣。剧中所用的道具,来自本土农家生产生活中的常用器具,以简代繁,以虚代实,具有中国写意性戏曲的雏形,具有独特的“原始、土、野、俏”风格。其剧目丰富,表演、行腔自成系统,已具备戏剧的基本形式。同一剧目在不同傩坛表演中,也呈现不同特色。梅山傩戏故事情节简单,由对白构成基本框架,穿插山歌、小调、儿歌、顺口溜,表演中邀请观众参与临场发挥,因娱乐功能强而深受群众喜爱和欢迎。 Copyright BNBVISTA.COM

  梅山傩戏以中国南方原始狩猎经济与农耕经济为基础,全面生动地记录了南方原始民族传统生产、生活习俗,反映的主要是古梅山族群不畏艰苦,披荆斩棘,开天辟地追求美好生活的意愿,同时又保存了不同时期融入的中原文化元素,是研究南方民族融合史、宗教演化史、民俗史的“活化石”,是戏剧发生学、戏剧形态学不可替代的信息源,是研究湖湘历史文化不可再生的资料库。 内容来自 BNBVISTA.COM

  梅山傩戏真实地记录了梅山人民的生命意识及生存状况,剧目丰富,表演形式和内容丰富多彩,动作粗犷,语言幽默诙谐,俏皮风趣,唱腔高亢亮丽又优美婉转,自成体系,是我国傩戏艺术中的一枝奇葩。 BNBVISTA.COM

  2008年,梅山傩戏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冷水江市文化馆为该项目的保护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