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球灯舞,这种民间舞蹈艺术,出现于全国不少地区,而齐河县祝阿镇官庄绣球灯舞却以其独特的造型、高难的技艺独步于民间舞坛,声震一方。追寻它的足迹,官庄绣球灯舞可谓是源远流长。相传,在三百多年前,劳动人民在饱受兵荒马乱、漂泊流离之苦后,迎来了“康乾盛世”,为了庆贺这一较为安定的生活,每年春节过后,淳朴善良的村民纷纷组织起来,正月十五闹花灯,表达祈求风调雨顺、安居乐业的强烈愿望,官庄绣球灯舞就在那个时候诞生了。

  绣球灯由大小八个圈子组成,八个小圈扎成一个小球,糊上毛头纸,涂上白粉,刷上五彩色,成为一个个五颜六色的彩球。彩球内装上转子(插蜡烛用),八个大圈组成一个大彩球型,把小球悬空置于其中,使小球在大球内能自由转动,再用彩纸条把大球的圈子缠起来,点缀上纸花,一个造型生动、制作精美、色彩鲜艳的绣球灯就做成了,确非能工巧匠所不能为。

Copyright BNBVISTA.COM

  表演绣球灯舞,需要演员动作敏捷,因为跑动迅速,消耗体力很大,所以大多为二十多岁的青年人。演员由八个年轻人组成,每人双手各持一个绣球灯,舞起来虎虎生威,充满青春和活力,把人们的喜悦和对生活的热爱表现得淋漓尽致。最初的时候,舞灯的套路比较简单,演员只跑“单双剪子股”和“串花”。后来,在科举考试中,官庄出了“文秀才”和“武秀才”,在他们的指点下,舞灯的套路大大发展和丰富起来。先是用绣球灯摆成“天下太平”、“天下一品”等字,一是丰富了绣球灯的内容,二是便于演员能在跑动时得到片刻的歇息。后来,舞灯的套路又揉进了“踢脚”、“扫裆腿”、“鹞子翻身”等武术动作,增加了“四门斗”的套路。服饰全部武生装束,头戴英雄髻,腰系英雄带,脚登皂靴,威风凛凛,充满阳刚之气。音乐伴奏用唢呐,锣鼓以“将军令”、“备马令”曲牌为主旋律,增强了其欢快喜庆气氛。

内容来自 BNBVISTA.COM

  民间艺术大多是自娱自乐的,这种自娱自乐的组织形式也赋予了它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淳朴的乡野风情,绣球灯舞正是以这种方式点燃了整个村庄的热情。进入腊月门,官庄村的村民们便自发组织起来,喜欢玩灯的跑前跑后,买道具,制作特制的蜡烛,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开始着手扎灯做准备。一切都准备好了,村里舞灯的年轻人便聚集起来,在学校的操场上排练,还不到正式演出的时候,观看的老人和小孩却早已经站满了操场。正月初十以后,绣球灯舞终于在大家的翘首以待中拉了出来,表演一直持续到正月二十左右。你看,夜幕降临,皓月当空,铿锵有力的锣鼓声,高亢悠远的唢呐声,噼哩啪啦的鞭炮声,汇成一曲曲雄壮的交响乐。燃着蜡烛的绣球灯在五颜六色的烟花中起舞,忽而似行云流水,忽而似流星追月,舞姿矫健、灵敏、活泼,气氛热烈、奔放、激越,不管舞灯人怎样表演,绣球里的蜡烛始终朝上,烛光不熄,令人拍手叫绝。十里八乡的群众在唢呐和锣鼓声中涌来了,大街小巷人潮涌动,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好一派盛世欢歌的景象!难怪有一位乡间老者曾由衷地赞叹道:谁持绣球当空舞,此舞原应天上有!

天下民宿

  随着时间的推移,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官庄绣球灯舞经过长期的改进提高,更臻完美,影响日隆,演出活动不断。解放后五十年代,绣球灯舞曾在官庄人们的视野里消失了一段时间,粉碎“1”以后,又重新活跃起来。1985年,新华社记者来齐河慕名采访,用摄影机拍下了一组组永恒的瞬间,并被山东省文化厅和辽宁省文化厅民间艺术联合摄制组做了全场录像,收入《全国民间舞蹈大全》,作为珍贵资料永久保存。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为了庆祝这一盛事,村民们把绣球灯舞得格外精彩,摆成了“九七回归”字样。多年以来,官庄的绣球灯舞以独特的造型,赢得了“民间艺术一绝”、“难得的民间艺术瑰宝”等赞誉。

BNBVISTA.COM

  春风已经拂过脚下的这片土地,正如萧瑟中所萌动的春意,祝阿镇的乡村文化活动正蓬地勃开展,官庄绣球灯这支扎根于民间艺术沃土的奇葩将绽放出更加迷人的色彩,将以崭新的风姿舞出齐河,舞出德州,舞向全国。 BNBVIST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