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间大鼓因其体大而得名。制鼓专业行的师傅说:鼓面直径1.8米以上的叫做大鼓,2.0米以上的叫特大鼓,鼓的打击面用牛皮制成,为了发音响,又悦耳,耐打击,牛皮不得有鞭伤、刀痕、针眼,质量要求十分考究严格。 内容来自 BNBVISTA.COM
河间大鼓是全民性的民间艺术,而且分布很广,每队组建年代、历史、流派各不相同。河间大鼓已有千余年历史,其中有两个鼎盛时期,一个是明、清两代太平时期,河间大鼓队约有300多个;另一个是解放战争胜利、新中国成立时期,河间大鼓队急增,约有300—400个,每逢农闲节日、庆典之时,大鼓表演十分红火。 内容来自 BNBVISTA.COM
过去,河间大鼓队大都以村为单位,有的以同村同姓氏人家(俗称会)组成。鼓队负责人称鼓头或班主、领班。一般由打鼓技艺高、会演奏的套数多、威望高的人担任。鼓头不仅负责器具的保管,组织演出,还负责鼓手的挑选和训练。直到如今,鼓头(班主)不少都是世袭制。到现在,有的鼓队鼓头已是六、七代传人了。 天下民宿
大鼓的演奏员,俗称鼓手,要求一是爱好打鼓,二是有悟性,三是尊重同事,服从指挥,四是身体好,五是技术全面,不仅会打鼓,还能敲镲、铙等伴奏铜乐器,六是不计较个人得失,因为有时为了鼓队的发展,不少鼓手都得自己拿钱为鼓队购制器具。
内容来自 BNBVISTA.COM
历史上,河间大鼓曾多次晋京表演。由于鼓面大,表演的人多阵式大,会演奏的套路多,鼓声响,鼓艺高,气势雄伟,场面壮观,河间大鼓曾一度称雄京津,名闻遐迩。1996年7月,为了迎接香港回归祖国,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欢聚一堂》栏目组,特意调河间市龙华店乡北皇亲庄和时村两支大鼓队,70多名演员,在中央电视台最大的演播厅内录制演出。国际著名导演黄阿原,还亲自给鼓队编导了一套新鼓谱,并命名为“庆回归”。大鼓队以高超的鼓技赢得了在场观众雷鸣般的掌声,主持人石富宽握着时村大鼓领队孙天普的手久久不放,连连说“河北河间大鼓真棒!”节目录制完成后,先后在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第四套节目的黄金时间通过卫星向国内和全世界播出四次。
本文来自 天下民宿 BNBVISTA.COM
《欢聚一堂》栏目还将此作为1996年精品节目,于1996年年底和1997年年初在第四频道又重播两次。 Copyright BNBVISTA.COM
总起来说,河间大鼓具有演奏内容丰富、演奏技巧多变、演出效果火爆、参演人员众多四个特点,深受民众,尤其农村民众的欢迎和喜爱,所以有其它艺术所不能具有的广泛的社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