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
只楚庙鼓为烟台非物质文化遗产。
  只楚南上坊存有8面大鼓,有120多年的历史了。说起这几面百年大鼓,还有一段故事呢。

  相传,南上坊村东山上有座“龙母庙”。每逢天旱,村民便到庙前击鼓求雨。还别说,一求就灵,准下雨。所以,这一带的村民对“龙母”十分尊崇。在龙母庙前打的鼓,便被称为“庙鼓”。每年的正月初九,南上坊村的村民就一路打着庙鼓,浩浩荡荡抬着“龙母”塑像到毓璜顶赶庙会,场面十分热闹。这一风俗坚持了好多年,南上坊村的庙鼓表演也成了毓璜顶庙会的保留节目之一。1880年,德国烟台的盎斯商会得知这一风俗后,颇感兴趣,便赠给南上坊村16面黑色大鼓,上面印了盎斯商会的名号。德国人精明着呢。你想啊,每年庙会万人争看,到时候,这16面大鼓一抬出来,不就等于是给商会免费做广告了吗? 天下民宿

  这16面大鼓个个硕大浑圆,直径有半米多长,每只10多公斤重,鼓钉都是手工打制的,用三年生的北方黄牛皮蒙面,鼓声浑厚响亮,声传二里开外。这16面大鼓结结实实地用了上百年,目前存世的这8面大鼓虽然鼓面破损,打了补丁,但鼓声依旧,只是村人舍不得再使唤它们了。 天下民宿

  庙鼓第三代传人王泽升说,他听自己的老师讲过,盎斯商会赠鼓后,村里第一代打鼓人特意制作了一批龙头鼓槌。制鼓槌宜用柳木,质轻又柔韧。那天,趁着月色晈洁,村里的四五个年轻人自告奋勇,偷偷摸到珠岩河畔,砍回几棵小柳树。回村后,当即架起大锅烧沸水,将柳木投入锅中蒸煮,然后,又派人拿到所城的旋木铺,请匠人设计加工成16根“龙头棒”:龙脖子为把手,伸出的龙舌为鼓槌,龙头上顶着红绒球,打起鼓来,龙眼睩睩,龙须微颤,威风凛凛。鼓槌长长的穗头用红丝绦编结而成,顶端系一颗玻璃球。

Copyright BNBVISTA.COM

  这16根龙头鼓槌一亮相,南上坊村的庙鼓表演顿时增色不少。鼓手们也十分珍爱这些“龙头棒”,表演完毕,统统集中保存。没想到,其中有一位鼓手染上了鸦片瘾,为筹毒资,竟将16根龙头鼓槌悉数偷去变卖换了烟土。村中主事的人得知龙头棒失窃后,急遣村民去追索,但遍寻不着。从此龙头鼓槌便不知下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