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县地处闽浙皖赣四省边界,有“两江锁钥,八省通衢”之称。玉山经济活跃,文化繁荣,有关史料证实,玉山在宋代已形成戏曲活动中心。
历史上,玉山“偶像迎神”的社祭活动非常频繁,而木偶戏就起源于“社祭”活动。因自古盛兴“社祭”灵像活动,木偶渐渐被尊为“神”,木偶戏得到很快的发展。受宋杂剧和南戏的影响,木偶戏在当时南宋的都城临安(杭州)风行一时,它的传播发展方向受当时的政治因素影响,只能南迁西移,玉山木偶戏逐渐摆脱“迎神赛会”的宗教牵制,成为职业戏剧班社而流行。当时玉山的木偶戏班农忙务农,农闲务艺。后随着场数不断增加,艺人们逐步离土离乡,成为专业木偶戏表演戏班。因玉山位居赣东北,毗邻浙江省,是南宋京城木偶戏进入我省的第一站,之后才传入上饶、横峰、福建、泉州、赣南、广东等地,故玉山木偶戏属重要源头之一。
Copyright BNBVISTA.COM
元代贝琼(1314-1378年)在《玉山窟儡歌》中写道:“玉山窟儡天下绝,起伏进退皆天机;巧如惊猿木抄坠,轻如快鹘峰尖飞。”形象地描绘了玉山提线木偶戏精巧高超和引人入胜的表演艺术,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木偶戏演艺活动的兴盛。明代治内有碑文记载:“松柏有灵,夏殷为社,梨园崛起,世俗相沿,由来旧也”。另文成镇杨宅村古碑《下洋社重修记》载:“老郎吕望、儡阵破殷……”。
玉山木偶戏班在木偶戏界和戏剧班社中,影响比较广泛。近代,原江西省木偶剧团的顾红梅、程怀宣、熊松林、蔡其中等艺术骨干都是玉山人。如今在玉山县保存较为完整的只有下塘乡提线木偶戏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