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射遗乐”之所以延续至今,是因其独特的演奏内容和形式。“乡射遗乐”俗称“小吹会”,演奏乐班一般由9至12人组成,主要乐器有:二胡、三弦、琵琶、唢呐、板胡、高胡、月琴等。演奏的主曲牌有:“朝天子”、“风入松”、“浪淘沙”等。从其音乐曲牌名称、风格以及乐队所使用的乐器,能领略到古时皇家宫廷音乐的浓厚色彩,表演曲目较完整地保存了我国古典民族音乐的精华。单从其音乐风格来对比,应属于宫廷音乐中的“朝会乐”或“朝宴乐”。 Copyright BNBVISTA.COM
“乡射遗乐”有其独特的演奏形式。每年正月初二至十五,乐班全体人员头戴礼帽,身着长袍马褂,到村中大戏台进行隆重的音乐演奏。而在平时,每当村中有大型祭祀活动或村中有地位、有权势的人遇有喜事时,乐班人员须穿戴整齐,在两个高脚提花大灯笼的引领下,一路吹打到演出场地,先由班首装香点烛,燃放鞭炮,并高声报出喜庆人家的姓名和喜事或祭祀活动的内容,而后再根据主人的要求或祭祀活动的内容演奏不同的曲牌,气氛庄重热烈。 BNBVISTA.COM
“乡射遗乐”的传承同大多数民间艺术一样,只是口授心传,这对传承和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加上历史等诸多原因,“乡射遗乐”濒临失传。目前,流坑的“乡射遗乐”乐班仍有活动,但规模缩小,艺人大多数是古稀、花甲之人,年轻人大多迫于生计,或其他原因都没有继承和学习。“乡射遗乐”仅限于流坑一地演奏,不准出村活动,还规定不得将音乐传授外村人。因此,培养和组建新的乐班队伍显得尤为重要。 Copyright BNBVISTA.COM
为保护和传承好“乡射遗乐”,2005年,乐安县投入40多万元资金,组织文化工作者用近三年时间对“乡射遗乐”进行抢救性挖掘和整理。数次派员深入到流坑村进行实地采访、记录,先后完成了“乡射遗乐”最具代表性的“朝天子”、“风入松”、“浪淘沙”等三首曲牌的记谱、录音,组织和指导流坑村乐班进行系统的演奏排练,目前乐班人员已能熟练演奏上述曲谱。2007、2008年,流坑演奏班的民间艺人分别在流坑文馆、县影剧院和抚州汤显祖大剧院等地进行了公开演奏,美妙的旋律仿佛让人置身于古代皇宫宴会之中,使更多的人欣赏到这一独具魅力的千古绝响,濒临失传的皇家绝响重放异彩。2008年6月,“乡射遗乐”被列入江西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本文来自 天下民宿 BNBVIST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