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红茶制作技艺(池州润思)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池州祁红茶精制技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末光绪年间,形成于皖南地区的祁红茶创制成功之后,主要外销销往西方国家,为达到整洁美观和外销船运时茶叶体积减小的目的,祁红茶有了精制的需要,在此基础上,池州祁红茶的手工精制技艺日臻成熟并基本固定成型。

  20世纪60年代始,随着机械制茶的兴起,祁红茶精制开始由单纯的手工向机械化转变,依据手工制作原理,形成了一套祁红茶机械化精制工艺用于规模化生产,但祁红茶的手工精制技艺一直延续至今,并主要分布在池州市的石台、东至、贵池以及黄山市祁门黟县等地。制作时一般采用毛茶单级付制多级收回的方式进行,毛茶付制毛火烘干取料后,按照本身路、长身路、圆身路、轻身路四路制作。各路头尾茶单独处理。整个作业流程大致包括投料付制、毛火烘干、取料(破碎、毛筛、抖筛)、筛分(园筛、紧门、撩筛)、风选、拣剔、清风补火、拼和匀堆、成品装箱等十多道工序,这一科学完整的工艺,是制作纯正祁红茶的品质保证,对祁红茶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有着独特而深远的意义。

本文来自 天下民宿 BNBVIST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