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宁满族自治县凤山镇南营村位于凤山街南邻。明末清初,南营子原为清朝八旗军驻防的营房,该村中部故名“南营房”,紧靠“南营房”北边是清军校场,现名为“校场地”。凤山原名土城子,西汉时为渔阳郡要阳县县城200多年,《畿辅通志》载,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顺治和多尔衮率军入关,土城子(凤山)包括南营子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清兵八旗军迁来驻防。这里是通往古北口的重要交通要道和驿站,顺治、康熙、乾隆经常出巡到
木兰围场狩猎路经此地并驻跸,清兵必不可少的要有军乐队打击乐迎送。这样,清兵的打击乐很快传入南营子民间叫“吹打乐”,它即可伴奏,又可单独演奏。尤其“吹打乐”为民间花会节目之首,以打击乐为主,再配上唢呐、捧笙,使乐曲更加热闹。《南营子吹打乐》的曲牌有24首,另有一首宫庭曲牌“九条龙”为南营村独有的,演奏起来令人耳目一新,百听不厌。
每逢过年正月十五、五月十三举办庙会期间,以吹打乐为首,伴有少林武会、中幡、二贵摔跤、龙灯、高跷、寸跷、全家乐、狮子、秧歌、小秧歌、老汉背少妻、抬歌、背歌、大头和尚逗柳翠、小车会、旱船、二姑娘骑驴、王大娘锔大缸、十不闲等排序。“吹打乐”不出,各会皆退,“吹打乐”出,各会响应。
天下民宿
“吹打乐”以它独特的魅力,影响着凤山地方民间文艺事业的发展。由顺治帝纪元起《南营子吹打乐》流传至今长达360多年。有记载的传承人王清山、张永江、张友良、王尚中等生生不息,深深扎根在民间,不断丰富,不断完善,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具有满族特色的民间打击乐曲,有“口外第一鼓”之誉。
本文来自 天下民宿 BNBVISTA.COM
南营子吹打乐一直以民间保存为主,是农民丰富业余生活的一种喜闻乐见的演出活动。
本文来自 天下民宿 BNBVISTA.COM
信息来源: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Copyright BNBVISTA.COM
信息来源: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内容来自 BNBVIST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