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澥浦船鼓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澥浦早在600多年前就是浙东著名的渔、盐重镇,据传《澥浦船鼓》始于清中后叶嘉靖年间(公元1810年)前后,也有说是此时已经盛行,其创始者传说为当地渔民与外地迁此定的渔民合力所为,这是一种集打击(鼓)乐、船型道具舞、民歌小调三种艺术形式于一体的、具有非常鲜明的浙东渔区风俗特色的民间表演艺术形式,先是为当地渔民们出海捕鱼(俗称“开洋”)前祭祀海神、祈求平安和丰收,以及在捕鱼归来(俗称“谢洋”)庆贺满载而归、抒发情感时所专用,后才融入庙会以及社会各项节庆活动,极受人们喜爱。

  建国前的船鼓,多用竹条先制扎成船形,饰以松柏枝叶或花草、土布幔等,中置一小堂鼓,表演者均为男性渔民(旧时风俗,严禁女性参入),他们进入船型中,用绳条将“船”交叉系于双肩负起,随着锣鼓(以鼓为主,也可加上唢呐)的敲击声进行表演。其动作粗犷健悍,唱词随编随唱,配以跌宕起伏的鼓声,体现着渔民们蹈海踏浪的生产和生活。每表演一段,敲打一阵锣鼓,唱一民歌曲调,如《马灯调》、《五更调》、《紫竹调》等,如此往复,直至结束。是极受群众喜爱的一项民间艺术,也是旧时庙会与节庆活动的“头块牌子”,但在上世纪中叶逐渐湮没失传。

本文来自 天下民宿 BNBVISTA.COM

  改革开放后,经镇、区、市、省四级文化部门的大力挖掘扶持,这一艺术形式又以崭新的姿态重现青春,2006年获省广场舞蹈群星奖金奖,2007年代表浙江省赴京演出载誉而归,2008年受邀参加天安门广场为奥运会进行民间文艺展演。同时,还在澥浦小学建立了的传承基地,培养出了一支小小船鼓队。

本文来自 天下民宿 BNBVISTA.COM

   BNBVISTA.COM

  信息来源:宁波市文化馆(宁波市展览馆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本文来自 天下民宿 BNBVISTA.COM

  信息来源:宁波市文化馆(宁波市展览馆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Copyright BNBVIST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