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情山歌是流传于海宁市东片袁花镇夹山村一带的民间歌谣。夹山村东接海盐县中坟山,西靠包家山、沈坟山,南临黄湾镇菩提寺山,北接海盐县通元新功村,省级航道六平申线经沙塘港穿村而过。村民如到袁花镇办事,须翻越包家山与沈坟山之间的庄康岭。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该村村民的生活习俗乃至口音等与周边地区有所不同,思情山歌就产生于这样一个小山村中。

  据该村四新组董玉坤老人(1919年出生)介绍,传说在清道光年间,在山脚下有个小长工,每天早上到小河浜淘米,经常碰到河对面的一个村姑在洗衣服,日久天长,两人产生感情,就以眼前之风物起兴作比,用当地流行的民间曲调即兴唱和,倾吐心声,本色天然。歌中以女子的口吻诉说相思之情,用山河浜桥、阴晴圆缺、朝朝暮暮的“隔”,来反映两情相悦的不容易,歌词哀而不伤,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坚定的追求。 天下民宿

  思情山歌以流传于海宁、海盐一带的民间小调为基调,完全使用袁花镇夹山村一带的方言演唱,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曲调音域不宽,旋律起伏不大,内敛而低沉,简单而委婉。唱腔采用6/8拍节奏,具有较强的叙述功能,其中还采取“夹唱夹白”的表现手法,极其自然地表达出青年男女相互爱慕的内心情感,曲调缠绵流畅。其歌词引入当地的山、水、桥、浜等具有地形特征的事物以及劳动、生活等方面的民俗形象,往往以山起兴,采用民歌常用的“复沓”手法,一唱三叹,反复吟咏,回肠荡气。歌中多用“比”的手法,夸张地表现两情相悦,以此反衬对爱情追求的那种“没命成灰土,终不罢相怜”的义无反顾,语气坚决,哀而不伤。特别是歌词朴实无华,曲调婉转动听,对江南民间音乐的研究具有一定的价值。

天下民宿

  20世纪50年代,思情山歌曾参加海宁县嘉兴地区的文艺会演。随着历史的变迁,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思情山歌已逐渐消失,夹山村一带只有六十岁以上的老人还能哼上几句,能完整传唱整首思情山歌的人已经很少。为了更好地传承、保护思情山歌,海宁市文化部门对思情山歌进行深入挖掘,整理出了一系列的曲谱、歌词。在2005年海宁首届农村文化艺术节上,由夹山村陈雪宝、董有宝两位老人演唱的思情山歌获得了民间艺术表演银奖。为培养新一代传承人,政府在袁花镇谈桥小学建立了思情山歌培训基地。2006年,在海宁市“文化遗产日”文艺晚会上,由谈桥小学十多名学生演唱的思情山歌首次登台,引起了轰动。通过多年的保护传承,袁花镇文化站思情山歌演唱组在省、市各类比赛中屡获佳绩。

BNBVISTA.COM

  海宁思情山歌被列入第三批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内容来自 BNBVISTA.COM

  信息来源:文/嘉兴市图书馆 图/倪曹华

本文来自 天下民宿 BNBVIST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