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211    星期二    天气:阴      温度:12—18

    今天起床起得很晚,因为昨天赶了一天的路实在是太疲劳了。大约1030我们才出门,出门前我们向旅店的老板了解了怎样到瓦嘎关口(Wagha Border),因为我们今天想到关口看印巴的“降旗”仪式,而这仪式堪称“世界奇观”之一。瓦嘎也是巴印两国两千多公里边界线上唯一的陆路通道,因而是印巴双方军人严密把守的要点。

    出门第一件事就是找对换点换钱。都已1030拉合尔街头的很多商店还未开门,看来巴基斯坦人的生活还是挺闲的(而晚上2300后街上的商铺基本上都已关门)。我们找了很多家对换点和银行都不能兑换旅行支票最后才知道在这里只有JS银行才可以兑换旅行支票。因为阿甜想将手头上所有的旅行支票(200美元)全兑换掉,而我则将所有印度卢比换成了巴基斯坦卢比(11.54),比关口的要高。虽然他们不能对换但还是很耐心地告诉我们应该对什么地方对换,而且还画了地图给我们看,看来他们对外国人还是挺热情的。

    得知JS银行 的方位后我们便坐上公共汽车到银行,在巴基斯坦坐公共汽车也很有特色。大部分的公交车,通常被隔为两个部分,前部分小一些,是女士和小孩的专厢,后面一大部分是男士们的车厢。女士从前门上车,男士则从后门上车,中间用一个拉合的门将两部份隔开,只有一位男士可以自由地从这门里通过,他就是售票员。幸好我们在来之前就知道这情况,所以没有跑到男士车厢里上车。但在我们坐车的时候也不时发现有很多双眼睛从男士车厢内看过来,可能是他们看到有外国人坐公共汽车觉得很新奇吧。坐车时阿甜突然对我说:“幸好我们没有跟小鱼一起到巴基斯坦,要不然坐公共汽车时我们就要分开坐,到站了也不能互相通知下车(因为我们都靠售 票员叫下车的)。”我想想这也是喔,如果和小鱼一起来这里是会有点麻烦的,现在也不用担心了,反正他已经找到一个男同伴了。

    来到JS银行后,阿甜将所有的旅行支票都换成了巴基斯坦卢比(160.9175)。钱换好后我们问了几个人去火车站应该坐几号车,但他们似乎都不太懂英文,而站牌上也没有英文标式。后来我们不管这么多就上了辆3号车,谁知道坐错了车。最后有位好心的学生带我们下车并与我们一起到另一个车站坐12号车,知道我们是中国来的,一路上她似乎对我们很感兴趣,不断地与我们交谈,而且还要求我们在她的笔记本上签上中文名字。到了火车站后我们很快就找到了去关口的4号车。

    公共汽车很快就出了市区,其实市区也没有多大,一路上公共汽车行驶在郊区的水泥路上,但不知为什么水泥路上都这么尘土飞扬,弄得我们满脸灰尘。大约一个小 时左右的车程我们终于来到了印巴的汽车关口(两国国门口岸),可惜我们不能从这里过关,每天日落时分的降旗仪式就在这里拉开。看看表1530,还好时间尚早,这段时间的降旗仪式1600才正式开始。在车站远远就可以看到有一个四五层楼高的建筑,上面用金色的乌尔都文写着独立门,中间是门洞。我们走到侧门刚想进入时就看到门前有人验票,喔原来看降旗也要买票,还好都不贵只要10RS,不知道印度那边要不要买票呢?相信如果要买票的话一定会比这边贵的。

    门都还没有进就已经听到里面传来隆隆的音乐声和歌声齐唱,进门后两边是看台,像体育场的看台。看来今天来与巴方助威的人比较少(而这些观众都是自愿来的,有的是从很远的地方来,是一种自发爱国的表现),两边看台空空如也,冷清了一点吧。再向铁门(门上各自镶有本国国徽,两扇门之间有一道约两米宽的隔离带)那边望去,哗,铁门那边就是印度(昨天我们才从印度过来巴基斯坦的),那边的看台已经坐满了观众,而且还不断有观众进场,那些进场的观众不时向我们这边的观众挥手,有点像运动员进场时的景象,好威风啊!看到这种情景我心里不禁有点为巴基斯坦而婉惜,或许当我站在印度那边的时候会暗自欢喜,而嘲笑巴方这一边呢。虽然巴方这边人很少,显然他们没有放弃的迹象,场内突然跑出一个身穿绿色衣服,衣服上面印有国徽的人拿着国旗出来带动观众的士气,时不时在高声地用乌尔都语喊“巴基斯坦万岁”,而观众席上的个几个身穿白色长袍的年轻人无疑是观众的领队,他们也一手擎着国旗,一手挥舞着拳头,神情激动地带动大家用高声喊着“巴基斯坦万岁”。如果不是问了旁边的当地人,我们是听不明白他们在喊的是什么。听到这边的高声叫喊,印度那一侧,更是群情激奋,往往一声叫喊未落,掌声和呐喊声便汇成一片震耳欲聋的海洋。双方声势浩大的前奏,正待主角的隆重登场。印度那边的看台已经坐满了,再来的人只能坐到地上了。这时有一辆金色的国际列车(车身上还内贴着两国的国旗)要从这里通过,双方士兵随即将门打开,但等汽车刚通过就马上把大门关上。喔,原来这辆就是我们不能坐 的国际列车,看样子还挺漂亮的。我为了取景拍一些东西,一时不小心走了铁门右手边的看台上,谁知道马上就有人将我叫了下来,开始还不明白是什么原因,还以为是游客不能走到当地人坐的看台上。后来仔细想想再观察一下周围的情况,原来我跑到男观众台上去了。工作人员要我回到女观众台那边。看来在巴基斯坦的男女界线在公众场所还是划分得很清晰的。

      随着两道嘹亮的长啸声遥相呼应地响起,降旗仪式正式开始了。十几名巴基斯坦士兵列队出现在独立门上, 伴着嘹亮的号声列队走下来。这些巴方士兵身穿灰蓝色**,腰佩红色腰饰,本来个子就很高,再加上一尺多高像鸡冠一样的灰色头饰,更显得高大威猛。随着嘹亮歌声,士兵们边向大铁门行进边变换着队形。一名高个子士兵大踏步前进,每前进一步,脚都踢得很高,落地时又踏得特别重。不光是脚上的动作,他的手也配合着,不停地敬礼、上下左右摆动,整个身体还不时变换着方向,一会儿快步走向大门,一会儿又面向看台上的观众。观众对他的表演报以热烈的掌声,掌声似乎又给了他力量,他的头昂得更高了。步伐停下时,他朝着大门的方向高声怒吼。由于非常投入,他的胡子都翘起来了,眼珠向外突,脸色也变了。看到这些场面,我也很兴奋很投入,不停地在拍照,而且还越走越前,拍得忘形时都几乎站在走道上了,差点防碍了士兵们的步操。士兵在表演完一连串精彩 的动作后,疾步走向大门,脚步越来越快,走到大门时,用力把大门拉开。与此同时,对面的印方士兵也以同样的动作,把另一扇大门打开。两个敌对国家的士兵斜对着站在那里,脸对着脸,眼瞪着眼,随后是一个有力的敬礼,然后猛地转过身。接着,巴印双方由一名号手率领的小分队登场了,他们列队走到各自一方的旗杆下,相对着吹起了小号,连调子都是一样的。两边的观众都为本国军人精彩的表演欢呼叫好,大喇叭里歌颂各自国家的歌曲也一浪高过一浪。可惜巴基斯坦这边就冷清了一点,我也为他们感到有小小的可惜。号手表演过后,仪式进入了高潮。一个高大勇猛的巴方士兵边敬礼边迈着正步来到旗杆下,正好和印方的降旗手打了一个照面,然后各自转向本国的旗杆,解开缠在旗杆上的绳,把长长的绳子在手上舞来舞去,似乎在暗中较劲。看看谁的降旗速度更快,我站在巴方这边,当然想巴方的士兵降得快一点啦,但其实这速度是一样的。看到这里我反而觉得两国的降旗程序似乎是早就商 量好了的,不然怎么会这么一致呢?就连操兵的步伐也是一致的。试问这两个敌对的国家如果不是事先商量好了的话,又怎会做出如此相同的模式呢?接着两边又各走来一名士兵,两人配合着将各自国家的国旗缓缓降下。士兵们各自麻利地收好旗帜,用手捧着走回营地。而大门两侧守卫的士兵则使劲地把铁门关上。

    整个降旗仪式从开始到结束历时45分钟左右,在巴印两国观众的欢呼声中结束。由于四季太阳落山的时间不同,所以降旗仪式的时间一年中也有所调整。仪式结束后,游客都希望和身材魁伟的士兵合影,士兵一般都不会被拒绝。我当然也不例外冲了上去与士兵来个合照,与在士兵站在一起我1.65米的身高显然太矮了,每个士兵起码都有1.85-1.9(显然印方的士兵就没有巴方的高了),再加上那头上的头饰看起来比姚明还要高呢。虽然在降旗仪式时两国士兵会在“怒目而视”中狠狠地互敬军礼,但当在降旗仪式开始与结束前后,他们还是会隔着铁栏在互相友好地交谈,看来在边境上的士兵还是挺友好的。当我看完这场别开生面的降旗仪式后,反而会称它为“充满戏剧性的印巴关口降旗仪式”。因为我并不觉得这个降旗是在互相对视、仇恨之中进行着。也并不像报章、杂志那样说得那么严重。当时我真的很后悔,后悔为什么在印度时我们不去阿瑞塔关口看这场降旗仪式呢?相信在印方看的话又会有另一种不同的感受。不过要怪就怪我们当时连过关的事情都搞不清楚,就冲冲地来到了巴基斯坦,那又怎么会想到要到关口看降旗呢?


 


注:如需查看更多印巴关口降旗图片(大图),请按此链接到我的相册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