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过后枫未红(八十五)

                         ----玉笥八景记汨罗

 

 

千里迢迢来到汨罗,为的就是凭吊不朽的三闾大夫,九章馆前简单的小餐后依依不舍的踏上归程。

渡口古风依旧,江畔秋风萧然。等车不及,10元钱搭乘农用车返回车站。

14:12登上衡阳北京西K186次列车,票价13元,旅客甚多,无座。14:55抵达岳阳

依惯例,记取汨罗概况如下:

 

 

汨罗市地处洞庭湖畔,东与平江相靠,南和长沙、望城两县相携,西同湘阴县、沅江市接壤,北与岳阳县毗邻。因境内有汨水、罗水会合,其下游名汨罗江,因以名市。是“中国龙舟名城”,总人口65万。 

汨罗历史悠久,文化深厚。春秋时为罗子国都城,秦置县,南北朝设州,唐并入湘阴,1966年分家建县,1987年撤县建市。

 

 

 

汨罗既是世界文化名人屈原晚年吟诗求索、怀沙自沉之处,又是开国元勋任弼时诞生成长之地,还哺育了杨沫、白杨、康濯等文艺名家。龙舟文化、湖湘文化脉脉相承,求索精神、骆驼精神代代相传,名列湖南百景的屈子祠、任弼时纪念馆每年吸纳游客50万人次。

 

 

汨罗市花为栀子花。

汨罗是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晚年生活、写作、以身殉国的地方。纪念屈原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屈子祠建于城西北10公里的汨罗江畔的玉笥山,该处有众多的纪念屈原的名胜古迹;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一代开国元勋任弼时为汨罗市弼时镇唐家桥村人,任弼时纪念馆位于城区东南30多公里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杨沫

现代著名作家杨沫、康濯和电影表演艺术家白杨为本市人。

汨罗旅游资源丰富。千年古祠屈子祠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屈子祠汨罗江景区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是湘楚文化旅游黄金线上的重要景点。

 

 

2005年,“汨罗江畔端午节”被公示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龙舟文化因其广泛传播和深远影响,已成为全世界人民共同拥有的精神财富。2009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批准了“中国端午节”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汨罗市的“汨罗江畔端午习俗”为其主要组成部分。这是湖南省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项目。

 

任弼时纪念馆是国家4A级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莅临该馆,并留下墨宝。该馆已与毛泽东、刘少奇、彭德怀、贺龙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纪念馆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以实现客源共享、优势互补。

 

汨罗是生态休闲的胜地。蹑步八景洞仙境,可荡舟碧水之间,濯足流泉飞瀑;登临玉池绝顶,可仰望白鹭高飞,谛听松涛鸟语;攀上神鼎山巅,能聆闻暮鼓晨钟,纵情湖光山色;拜谒普德大庙,可沐浴佛光紫气,领悟道法自然。

战国时期,楚国左徒屈原在遭奸佞诬陷被放逐江南后辗转来到汨罗江北岸的南阳里、玉笥山居住9年,创作了《天问》、《离骚》、《九歌》、《哀郢》、《怀沙》等光辉诗篇,这些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作品,对中国文学艺术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屈原于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日怀沙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节。当时,乡亲父老争相划船在汨罗江中,或以竹筒贮米投入江中,祭奠屈原亡灵,并藉此表达无限崇敬和怀念之情。这个习俗世代相传且演绎成汨罗江的龙舟竞渡,祭品也逐步形成品种繁多的箬叶包粽子。

 

 

2000多年来,汨罗江畔一直流传着“向天公”、“五月端阳”、“月亮光光”、“汨罗江上水倒流”、“仙匠铸金头”、“十二疑冢”等数十个民间传说故事。屈原留下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求索精神,已经和永远激励海内外炎黄子孙拼搏奋进,自强不息。

 

 

玉笥八景

 

玉笥八景是骚台、濯缨桥、独醒亭、桃花洞、寿星台、望爷墩、绣花墩、剪刀池。前5景与屈原有关,后3景与屈原的女儿有关。

骚台位于山右侧,建于屈子祠移建时。相传屈原的辉煌不朽诗篇《离骚》、《九歌》、《怀沙》等即写成于此地,故称“骚台”;

濯缨桥位于骚台南,横跨在玉水上,建于清乾隆年间。桥为石拱桥,呈八字形。相传被放逐的屈原,常跑到此桥下的玉水中,洗濯冠缨,荡涤尘垢,故称濯缨桥;

 

 

独醒亭位于汨罗江畔,紧靠渡口,亦称渡船亭。相传当年屈原在此地与渔父对话,并留下“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名言,故清人于乾隆年间建此亭时,便以“独醒”命名;

桃花洞是个土洞,位于山麓。洞内凉爽宜人,相传屈原在盛夏酷暑时,常来此洞读书养性,赋诗明志;

寿星台在山下,清乾隆年间建。相传屈原遭谗被逐后,当地父老为之不平。于是,每适正月二十一屈原生日,都在此地载歌载舞,演戏娱乐,祝愿他长寿,故称寿星台。

望爷墩、绣花墩、剪刀池三景,也位于山下。相传屈原自沉汨罗江后,它们分别是屈原之女为父招魂处、为父绣像处、为父自刎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