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沙漠


 

    或许,是为那清脆而悠远的驼铃声;

    或许,是为那上帝勾勒的优美曲线;

    或许,是为那蓝的让人心碎的天空;

    或许,是为那伸手可摘的朵朵白云;

    或许,是为那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意境……

    八个小时的班车,从额济纳来到阿拉善右旗,来到中国最美的沙漠——巴丹吉林

    沙漠,是从中学地理课本中认识的——荒芜,死寂,苍茫。

    沙漠,是从至今不忘的电影《沙漠追匪记》中看到的——无边无际,高温干涸,充满恐惧。

    大学学古典文学,背诵了许多边塞诗词,浩瀚大漠又给我一种凄美的感觉。

        1983年,到内蒙古采访,到过毛乌素沙漠,但仅到过沙漠的边缘。大漠深处,沙漠腹地,对我仍然是个谜,充满诱惑,很想与其亲密接触,不管是恐惧还是凄美。

    没有诗歌那样惬意浪漫,没有边塞诗的古道情怀,因为没有骑着骆驼、听着驼铃进入沙漠,而是乘坐吉普驰骋浩瀚沙海。

    四人拼一辆越野车,车友是三位江苏人:一对小夫妻和他们的一位男友。

    车是北京吉普2023,改装的,8万一辆。

    司机姓常,当地人。进入沙漠前,他把四个鼓鼓的轮胎都放成半气儿。

    浩瀚沙漠,黄沙一片,无边无际。沙漠没路。沙漠到处是路。越野车在沙山中穿行跳跃,仿佛是过山车,仿佛是隆美尔将军沙漠之狐的滚滚铁骑。75度几乎是接近垂直的沙墙,车会毫不犹豫地冲上去,而后又呼啸着冲下来,惊魂未定,车又冲上另一座沙山。四十度侧行,七十度爬坡,六七十度俯冲,你会觉得自己随时被甩出车外。惊愕,恐惧,尖叫,伴着发动机的轰鸣,世界第四大沙漠巴丹吉林向我们逐渐揭开神秘的面纱。

    巴丹吉林沙漠美的让人惊叹,美的让人心碎:奇峰、秀湖、鸣沙、神泉、古庙,堪称巴丹吉林沙漠的“五绝”。
   
巴丹吉林沙漠位于内蒙古高原西部,面积4.7万平方公里,其中西北部一万多平方公里的沙漠至今尚未有人涉足,是世界上第四大沙漠,是我国最美的沙漠。这里的沙山平均高200米至500米,其中必鲁特沙山高500多米,海拔约1700米,是世界沙漠中最高的沙山。其沙脊如刀削一般,呈金字塔型,被誉为沙漠中的珠穆朗玛。宝日陶勒盖鸣沙区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鸣沙区,是“鸣沙之王”,其鸣响声犹如飞机引擎的轰鸣,奇特无比。这里沙山沙丘,湖泊海子交错分布,且多数沙丘是流动的,而湖泊是静止的,一种水不动山动的风光令人心旷神怡。

    赶到“珠峰”脚下,已是傍晚时分,天刮起大风。我徒步,三位车友骑骆驼上山。登山对我来说并不困难,千级台阶只要30分钟。登沙山确非易事,一步一陷,有劲使不上。登至半山腰,风卷着沙迎面刮来,眼难睁,身打晃儿。从山上下来的几个年轻人劝我:“老先生,别上啦,山顶风更大,人站不住。”我坚持着。车友夫妻骑着骆驼到我身边就掉头了。“回吧,大叔”女孩劝我,“骆驼都走不动了,我们也回去了。”

    没办法,只得下山,但仍惦记“珠峰”的风景。我问一起下山的小伙子:“山顶能看到什么?”

    “海子,一眼能看到6个海子!”

    小伙子兴奋至极,我遗憾满腹。

    沙漠海子是巴丹吉林沙漠的一绝。相传几百年前,有一个叫巴丹的额鲁特蒙古族老人,放牧时误入大漠,迷失中发现了60个海子和海子边上水草丰美的牧场,吉林是蒙语60的意思,因此把这里叫做巴丹吉林。此后,额鲁特人就世代生活在这世外桃源 巴丹吉林沙山连绵起伏,海子点缀其间,水清且蓝,好像温润的玉石镶嵌在天地之间。这种独特的沙漠景观堪称沙漠极品,在世界上也是独有的。

    沙漠“珠峰”留下的遗憾,第二天就弥补了。在大漠深处,我看到了一个又一个海子,甚至一眼看到了两个海子(确切说,应该是3个,中间的那个海子干枯了)。脚下的海子幽深碧蓝,在沙子簇拥下,像母亲脸颊妩媚的笑靥,又若天幕上的一颗泪珠,晶莹剔透,含情脉脉。

    巴丹吉林沙漠的海子并非其名所言的60个,在大漠腹地高大沙山间分布的海子其实有140多个,水面达1万多亩。令人称奇的是,被沙山环抱着的海子幽深碧蓝,即使在风沙季节,黄沙蔽日,灰土漫天,沙山簇拥下的海子依然晶莹剔透,从不被沙子埋没,形成大漠一道亮丽湿润的风景线。尽管海子有大有小,但湖水都是幽深湛蓝,在无际的黄沙间,海子就像镶嵌在大漠里珍珠熠熠闪烁。海子又分咸水海子和甜水海子,有的出碱,有的出盐,还出卤虫其中有一咸水海子,咫尺之遥的边上却喷涌甜水,神奇得不可思议。海子周围是沼泽化草甸和盐生草甸,也是大漠中重要的牧场和居民点。

 

    按照气候带理论,巴丹吉林沙漠出现如此众多的海子实在匪夷所思,至今科学家也没能给出定论。海子在沙漠的腹地,就更显得神秘,充满了魅力,被称为上帝撒下的宝石。

    海子是沙漠灵魂,给你难以驾驭的感觉,如镜,倒映着孤寂的世界;如镜,月光像是从湖中射出,映到天上似的,海子给了巴丹吉林特有的美。

    鸣沙,是巴丹吉林沙漠的又一绝。在毛乌素沙漠和敦煌鸣沙山,我都听过黄沙奏响的音乐——响沙,而在巴丹吉林鸣沙山几乎处处可见。乘坐吉普在连绵起伏的沙山中驰骋,忽而奋力爬坡,忽而突然俯冲,在尖叫与欢呼声中,惊喜不断,或是海子出现了,或是大胆的游客弃车滑下沙山,就为听黄沙随即发出的鸣响声。宝日陶勒盖是巴丹吉林沙漠最大的鸣沙区,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鸣沙区,是“鸣沙之王”,其鸣响声犹如飞机引擎的轰鸣,奇特无比。

    神泉、古庙巴丹吉林的两绝都在庙海子。庙海子,蒙语称为苏敏吉林,意思是“有庙的海子”,是我们的宿营地。赶到那里,天已经黑了,既没看到庙,也没看到海子,而早先号好的房却被人占了。司机老常很无奈,急着为我们找住处。还是在海子捞卤虫卵的工人帮了大忙。他们把自己睡的土炕让给了我们,并铺上自己都没舍得盖的新被褥,他们和看望他们的老总一起挤到里屋的土炕上。

    没电。

    一只红烛照亮破旧的土屋。

    三男一女,四位车友,和衣睡在一铺土炕上。那对小夫妻很开放,相拥睡在一个被窝里。

    人生有无数的夜晚,或平淡,或浮躁,或苦短,或缠绵,或酣畅。然而,这一夜我却宿在大漠腹地的土屋土炕上,人生六十年,尚属第一遭,五味杂陈。
  枕着巴丹吉林,枕着西部苍凉的冷月,难以入眠。独自来到海子边,静静地看着湖岸沙山上空悬挂的那一轮新月,以及繁星下泛着幽蓝的湖水。天际,偶尔有流星划过;大漠,万籁俱寂。此时此刻,我仿佛回到了洪荒远古年代,一切都很简单,没有干扰,你可以什么都不想,也可以海阔天空,任由思想飞驰。

    夜陷入深邃。我却不愿入眠,害怕美丽太短暂,害怕湖边那少得可怜的草甸有一天被牲口啃光,害怕湖泊消失。黑暗中,我一直在拷问自己:在这个没有电话,没有电视,没有广播,几乎与世隔绝的地方,是什么让那些牧民脸上时刻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微笑,富足而满意?
  第二天清晨,当巴丹吉林神庙出现在视野中时,一切都有了答案:那是信仰的力量!

    海子边这座藏传佛教寺庙建于1755年,白墙金顶,背靠沙山,面朝湖水,庄严肃穆,幽静典雅,被称为“沙漠故宫”,是巴丹吉林沙漠的地标,亦是牧民心目中神圣的殿堂。寺外还有一座白塔,在黄沙蓝水间显得格外抢眼。传说寺庙是汇集了身怀绝技的能工巧匠,采用了雅布赖山和天山的石头做基石和栋梁而建成,是沙漠中唯一从始建保存至今的寺庙。朝阳映红了沙山,连同湖岸婆娑的柳树与古庙一起静静地倒映在水中,如梦似幻。

    庙海子是个神奇的湖。湖周围是沙山,年降水量仅有几十毫米,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湖水含盐量高,但却不曾枯竭,也不曾被风沙掩埋。湖中有淡水泉眼,还有一眼听经泉———每当寺庙颂经,泉水就会汩汩流出,颂经声一停,泉水也戛然而止。这里地下水丰沛,挖上几米深淡水就涌出。这是巴丹吉林沙漠的神奇之处。据最新研究推测,沙漠之下可能隐藏河网,水源来自500公里外的祁连山,或者是更遥远的青藏高原的冰雪消融渗入地下流入暗河。

    晨曦中,巴丹吉林美的让人窒息。湖泊宁静清澈,朝阳洒在沙丘上,一片淡淡的橙红,湖光沙色,蓝天白云,叫人如醉如痴。站在高处,能看到很远很远的沙山,看到天地交接的边际,沙山连绵起伏,波浪式的纹路,弯曲流畅的线条,仿佛就是上帝勾画的曲线。近处看,沙漠沙粒均匀细小,干净黄亮,就像沙金一般。光线斜斜射在沙漠上,显露出灿烂金黄的道道纹理,纹理汇成大大小小、深深浅浅的线条,向着远方婉蜒伸展开去。晨曦中,沙峰的沙脊刀锋般锋利,锒铛驼队拖着长影在起伏的沙丘中旖旎而行,悠扬的铃声在沙漠中回荡。

       

    朋友如果你没有到过沙漠,你就无法真正理解生命;如果你没有深入到沙漠腹地,你就无法真正领会茫茫瀚海的雄浑与壮美。

    巴丹吉林,沙漠腹地,远远近近,沙峰林立,宛如海啸卷起的巨浪,气势蔚为壮观。在风力作用下,山脊线条有的如蛇状匍匐,有的如龙在腾飞,有的如虹跃入天际。沙山顶端,蜿蜒曲折如刀刃,沙壑纵横,沙壁如削。它的曲线犹如弯月,犹如婴儿的肌肤光滑圆润。难怪丹巴吉林被称为中国最美的沙漠,被称为上帝画下的曲线。

    在不同色温的光照下,偌大沙海呈现出浅黄、橙黄和火红的色块,斑斓耀眼。波浪一样流畅的沙纹,在光影的作用下,变幻出各种优美的图案,有的像敦煌飞天,有的像埃及金字塔,有的像人影佛面,有的像飞禽走兽,有的具象,有的抽象,巴丹吉林仿佛是集各流派于一体的大型画展。若隐若现的沙漠植被,有着坚韧的根茎,向上的枝叶,显示着顽强的生机。偶尔,沙漠壁虎还会夺走你的视线。

    巴丹吉林沙漠,一切赞美之词都不足以形容它的壮美绚丽。走进沙漠腹地,面前是无垠的空旷,连绵的沙峰,博大、寂静。世界在这里已被简化为沙丘、骆驼、光影和高远。驱车巴丹吉林沙漠180公里,感觉是在穿越几千年的历史,又感到是去朝圣,面对的是危乎高哉的巴丹吉林沙漠金字塔。凝望沙峰上的敖包和五色经幡的飘动,便生出无数感慨、无数悲壮、无数回肠荡气。

    远离城市喧嚣,感受沙漠寂静,信步大漠湖畔,聆听和谐沙鸣,目视巴丹吉林这陌生的美丽,平静祥和,惬意自得,仿佛置身于世外。除了听到自己的喘息和脚下的婆娑,劳顿、忧愁、牵挂、失意和落寞已被收藏,心灵在净化。

    离开沙漠的那一刻,忽然觉得自己做了一个梦,一个遥远的梦。回头凝望,茫茫沙海中留下了一串串踏实而清晰的脚印,才知道梦已成真。

    走近巴丹吉林,是一生的幸运!

                                 (雷声撰文并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