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大多数人一样,了解贵州便是从“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情,身无三分银”开始,初次涉足貴州却是在十六年前,当然到如今的贵州相比之前的确有了突飞猛进的变化,如今的多彩贵州,也已经被越來越多人关注的,感兴趣的旅行目的地。

自去年重游了安顺黄果树瀑布,初次涉足黔东南西江苗寨的夜晚灯火帶給我震撼仍未消退,当时料定必然会再給自己多一次机会来体会这片神奇的黔之地...

 贵州的驴行之地比较分散,位于西北的赤水,东北的梵淨山弥勒佛菩萨的道场、镇远古鎮,西南部的万峰林,马岭河峽谷,东南的西江雷山肇兴荔波,苗寨侗寨,着实令人难以取舍,但又无奈于交通不是十分的便利,虽然今年三月份新开通的关兴高速和汕昆高速結束了黔西南无高速公路的历史,但是諸多條件的限制以及不成熟还是讓我对于整条线路做了些取舍;虽然可能苦,但沒必要那么苦。遂決定由贵阳出發取道黔东南沿線,借道广西完成一個小环线,再由黔西南兴义進入貴州,再经安順再回到贵阳

不知该归功于良好的习惯还是目前还不错的运气,出发前一天打电话给金阳客运站(0851-6505805),本想询问最早一班开往凯里的班车几点发车,却意外获知了发黔东南方向班车都已经搬到贵阳客运东站了,靠近贵阳龙洞堡机场1.5KM的地方。为第二天节约了两个小时。贵阳到凯里全程高速,8:30发车,11:30到凯里。下车时候破破烂烂的车站,真想象不出市内景观竟是另一番模样,怎么说也是黔东南自治州的首府,辖区十六个县,高层住宅,购物中心,3D影院,型男索女,配套还蛮齐全,一点不输贵阳;

PS:凯里的出租车比贵阳的规矩多了,上车主动打表,路上不会拼车揽客。

南花苗寨和朗德上下寨,还是选择了朗德上寨,买到下一班去上寨的票CNY9,去附近邮局盖了邮戳,(GPS是个好东西)还有将近两个小时的富余时间,到处转转,去传说中的黔东南民族博物馆,赶到的时候竟然淡季闭馆整修,门口的通知,再开馆就是半年以后的事情了,遗憾之下,留个外景,下次再有机会吧...

去街对面的小店吃了一碗牛肉粉,虽然不及花溪飞碗全家福,但是想想之后的路程,有一顿吃一顿吧,别挑了...

凯里民族体育场

位于迎宾大道的凯里民族体育场,外观的建筑造型把黔东南世居民族苗族、侗族的鼓楼、风雨桥、居民的建筑结合集中体现,号称最具民族特色的体育场;看台四周的风雨长廊长585米,可以算作是世界上最长的风雨长廊了...

体育场前有两组铜像,吹芦笙的苗族阿哥和头戴牛角银饰的苗族阿妹;另外一组就是侗族的珠郎娘美了...

侗族的特色风雨楼分别伫立于体育场广场外围四角...

 广场外左右侧分别为铜鼓和斗牛的铸像


铜鼓(凯里)

铜鼓

 铜鼓在西南地区的很多少数民族认为,铜鼓是各种毒蛇猛兽和旱灾、水灾等自然力化身的种种妖魔的克星,它们英勇神武,能为人类消除各种来自自然界的威胁,保一方平安。多数被埋到地下或抛到水中,以它为镇物,以期禳除虎患、蛇灾、旱灾或水患等。

在苗族神话中,苗语称铜鼓为NIELGHOD(略告)。“略”是“鼓”,“告”意为“吊挂”,亦即“吊鼓敲打”之“鼓”,并无“铜”之意。苗族祖先开始只有木鼓,也叫皮鼓。铜鼓呢,是天上传下来的。一提到铜鼓,人们都知道只有老仙婆务侯乜才有。据说,她参加开天辟地立了功,天王特地赠给她这珍贵礼物,叫她带回人间,与大家共欢乐。这铜鼓,花纹细致,敲起来,山谷震动。人听了,心激荡;鸟听了,要歌唱。谁知道务侯乜带到人间以后,却独自霸占。她还特地喂了两只恶狗,成年累月守着铜鼓。两只恶狗凶猛异常,无人敢挨边。

后生波松嘎在告厅拉务厅赛的帮助下,用烤的滚烫的白萝卜把恶狗的牙齿烫掉,偷走了铜鼓;又用三把菜籽、三把凌、三把水、三把岩石,阻止了务侯乜的追赶,带着铜鼓回到人间,自此苗岭才有了铜鼓...

广场右侧的斗牛

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历史和文化的流传只是依靠《苗族古歌》和民谣的口口相传,辈辈相承,《苗族古歌》里说:蝴蝶妈妈生有十二个蛋,孵化出人祖姜央、雷公、老虎、水牛、大象、龙等动物和诸神。牛与苗族祖先姜央有血缘关系,他们是同母所生的兄弟。也有说姜央就是蚩尤的化身。《述异记》中记载蚩尤:“人身牛蹄”、“头有角”、“身有肉翅”。牛角曾经是蚩尤部落作战的重要武器,所谓“蚩尤氏耳髻如剑戟,头有角,与轩辕斗,以角抵人,人不能向。”苗族人把蚩尤尊为勇往直前,战无不胜的‘战神‘ 逢年过节,都会举行跳月的芦笙会,和斗牛活动。 这也算是祭祀蚩尤以鼓舞斗志的一种文化方式。苗族崇拜牛,但并不以牛为图腾,斗牛是为了给祖先看求得祖先庇佑,斗胜的牛王将被杀死祭祖。

黔东南苗族女人把宽大的牛角银饰戴在头顶上,以此为美。这种顶礼膜拜的牛角银饰,正好与 “炎神农,人身牛首”的写照相得益彰。貌似人身牛首的神农与人身牛蹄的蚩尤,属于同一个人类组,同属牛耕稻作部族不同时期的首领。

在黔东南很多苗族民居屋檐上,门上都有用木料削成牛角形状门,房顶上会有牛角状的装饰,现在终于明白也算是牛角图腾的另一种表现方式。

与凯里汽车站的脏乱差相比,新区景观着实可以算作“惊艳”,所有的新楼盘高楼林立;未完成的工地楼盘还很是讲究,全被白色的围墙遮挡,上面画着各种民族风情画,也算是一道风景线,虽然不排除这是城市的迎宾大道,但是周围新区的建设也的确不错,房价才三千每平呀...

按照当地人的说法,山上的苗寨,水边的侗寨。选择朗德上寨,不否认功利心,正是当年奥运火炬经过的苗寨;是著名的民族文物村,也是清朝咸丰同治年间苗族起义领袖杨大六的出生地,清兵用了十八年才将其平定,大怒之下整个寨子被 “三光”只有侥幸逃至深山的十五个人保住了性命,并且组成了四户人家,开枝散叶,重建家园,如今大约118户人家,500多人口。

凯里行车一小时左右到达的朗德上寨,车费19块。路上会路过南花苗寨和什么什么寨忘记了;凯里到朗德的车直接停到上寨的寨门口,如果是乘路过车的话,会在通往上寨的路口停车,走进去还蛮远的,不过路口有很多等客的‘摩的’。

 

郎德上寨依山傍水,背南面北,四面群山环抱,茂林修竹,衬托着古香古色的吊脚楼,蜿蜒的卵石路在屋檐间时隐时现,偶尔还能听到两嗓子苗民的歌声。寨内苗民的服饰以长裙为特征,所以又称 “长裙苗”。寨前有一条小河逶迤如龙蛇,小水车三三两两,南面有松杉茂密的“护寨林”,山上有当年杨大六起义时筑起的碉堡、战壕;北面有杨大六桥—风雨桥横跨于河上,过桥后还能看到杨大六练兵场。还有南、中、北三个不大的寨门,上书“郎德上寨”几个字。

沿着寨门石阶缓缓步入,并没有遇见传说中的门票二十块阻挡,沿着卵石小路沿级而上,安静的寨子,一派生活景象,吊脚楼下悠闲抽烟的老人,厨房中忙碌的妇女,还有放出来散养的猪...虽然着装都是传统的苗族服装,但未见到盛装;正在稍稍感觉有些遗憾,前面河塘转角忽然转瞬即逝的一个盛装儿童,伴随着孩童嬉戏的笑声还盛装银饰间碰撞的声音,诶呀,有戏...以为是学校,走上之后,才发现原来是个芦笙场,卵石排列有序,图案模仿古代铜鼓上的十二道太阳光芒砌成,两头还辅以两匹飞奔的骏马。芦笙堂后就是“杨大六文物博物馆”,里面陈列着当年杨大六起义时用过的刀、叉、头盔、铁炮等物品 ...

好惬意,群山环抱的寨子,吹着小风,顶着不大的太阳,小住几天实在是太舒服了...

 

吃过午饭,寨子开始变得热闹起来,老人开始聚在一起聊天,做绣品...姑娘们也开始出来向为数不多的游客兜售自己绣的绣片,银饰...孩子们来回疯跑追逐着童年的快乐...闲聊之下,同时还忙着自己的活计,这里的绣片,看针脚,看图案,花色,布料,这些真不是从义乌来的...随身带的巧克力和糖分给小孩子们,忽然发现我火了,寨子里的孩子都来了...

下午三点,有场表演,这个时候,从杨大六纪念馆里走出来一个村民,原来看表演的话,需要交二十元买票,fair enough...看到了个忧郁的妹子,好冰,一直没有笑过...再看到牛角银饰,已经明了了涵义...

也许是这里是人们生活的寨子,没有招来很多外来的生意人,并没有看到商业化的纪念品商店,只有姑娘们和奶奶们挎着篮子来兜售自己的手工制品...有家庭式客栈,收费并不高,在一个老奶奶家里吃饭, 四菜一汤,番茄炒蛋,炒自制腊肉,很实在那种,自种蔬菜,20块,多给还不收...

 

这次我选择朗德小住,自认为,没有选错,各种轻松,舒服,惬意的说...

PS: 如果从朗德到西江千户苗寨的话,如果时间不太晚,不需要回凯里,再转车;这里离西江苗寨只有二十公里,问问当地人,有车去的话,二十块,不用去凯里来回来去的浪费时间;

另1.如果去西江的话,可以提前从网上预订房间,然后让他们开车到寨子外面来接,这样付二十块就可以避免了一百块的门票钱。寨子里每户每天限带五人进寨子。

另2. 在苗寨如果有拦门酒或者人家用牛角杯敬酒,只张嘴等喂就好;手碰杯意味着要一饮而尽,虽然米酒很香,但一个大牛角灌下去,能走再说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