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城遗址位于内蒙古额济纳旗达来呼布镇东南约28公里处,巴丹吉林沙漠的边缘。黑城是蜚声中外的“丝绸之路”上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一座古城遗址。戈壁、大漠,蓝天、流云,黑城就在这幅浑的背景下,满目沧桑,静静伫立。

黑城”蒙古语为哈日浩特,是西夏黑水城和元代亦集乃路城遗址。存城墙为元代扩筑,城墙用黄土夯筑而成,平面为长方形,东西长434米,南北宽384米,周长约1600米,最高达10米,总面积18.05万平方米。四面城墙兀然而立,城墙外筑有马面,东西各有一座城门有瓮城拱卫,夯筑的经纬线横平竖直历历在目城外西南角,一座穹坊庐式顶、壁龛样式的伊斯兰教礼拜堂完整地矗立于荒野。

    黑城的标志性建筑屹立在城墙西北角的13 米高的覆钵式佛塔。部分城池虽已为黄沙掩埋,城内建筑群落布局依旧井然。以高台庙宇为中心,十字形主街道由此向四个方向延伸,纵横交错。城内的官署、府第、仓敖、佛寺、民居和街道遗迹仍依稀可辨,四周古河道和农田的残貌仍保持其轮廓。漫步城中,不时能捡到各种西夏时期的瓦片和发白的牛骨,碎石断壁历历在目。散布遍地的砖石瓦当、陶片碎瓷、铁器铜簇、泥佛遗物诉说着当年的繁荣与兴旺。走在黑城里,看着夕阳照在残垣断壁上,千年的古建筑变成金黄色,在湛蓝的天幕下,透着一种苍凉的悲壮的美,一种无法用词藻堆砌的美,一种胜过琼楼玉宇雕梁画栋的美。

    黑城在14世纪中期因水源枯竭已成为沙海中的孤城残址,历尽沧桑衰老不堪在茫茫流沙包围中,有一大已被流沙吞噬。据说,这种情况是最近一二十年才出现的,也许再过不了多久,这座曾经辉煌的黑城将永远湮没在流沙当中。

   

 据资料显示,汉代曾在这里戍边,黑城就是居延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元1038年,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羌族党项人建立了西夏政权,在黑水城设立了“黑山威福军司”。黑城开始走向一时的繁荣,经济文化发展达到顶峰。公元1226年,成吉思汗率领军队攻破了黑城后。设亦集乃路总管府,1826年元朝曾扩建黑城。明朝,作为元朝最后一座城池被征西大将军冯胜攻下,并被放弃。至此,黑城便与人间烟火隔断,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废城”。直到上世纪初先后被俄、英探险家发现并掠取大量珍贵文物。这一发现才真正把黑城从幻梦中惊醒,人们才挖掘、考证、研究这一失落的文明。2001年黑城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夏国在中华历史上堪称昙花一现,留下的历史研究资料少之又少。而现代考古研究西夏最主要的线索来源于黑城,只可惜大多数有价值的文物都被英俄等国博物馆或民间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