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姆渡遗址现场展示区B

河姆渡遗址现场展示区另一参观点是

仿古建筑和人物雕像


河姆渡遗址干栏式建筑:

是以大小木桩为基础

人字坡屋顶,立柱架设大小梁

铺上地板,做成高于地面的基座,

底下架空,带长廊的长屋

最后用苇席或树皮做成围护设施。

其中立柱的方法也可能从地面开始,

通过与桩木绑扎的办法树立的。

这种建筑适应南方地区潮湿多雨的气候环境,

因此被后世所继承,

现今中国西南地区和东南亚国家的农村,

还可以见到此类建筑。

                仿古祭坛

里面供奉的雕像很特别,动漫人物似的

圆头圆体,手也是圆圆的,只长一个尖尖的指甲


走进长廊的长屋,左右均被分解成小屋

仿古人物雕像生活在那些空间

稻谷堆,经鉴定,主要属于栽培稻籼亚种晚稻型水稻。

也是世界上目前最古老的人工栽培稻。


陶陶罐罐~~先民的生活器具


人物雕像一一展示先民的劳作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纺织工具数量之多、种类之丰富

为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所罕见。

数量最多的是纺轮,有300多件,

质地以陶为主,还有石质和木质,

形状以扁圆形最常见,另有少量剖面呈梯形状。

织的方面有经轴、分经木、绕纱棒、齿状器、机刀、梭形器等,

纺织专家认为这是原始踞织机的部件。

缝纫用的是骨针,有90多件,最小的骨针长仅9厘米,

径大0.2厘米,针孔大0.1厘米,与今天大号钢针差不多。



关于编结纺织,在河姆渡发现有芦苇席残片,

采用二经二纬的编织法。

从出土的苇编和器物上精致的图案看,

当时织品为经纬线数量相同的人字纹菱纹

 


                编结

          纺织捻线

质轻的木纺轮,连同大小轻重不一的陶、石纺轮。

可供抽纱捻线之用。

    质轻的木纺轮,连同大小轻重不一的陶、石纺轮。

可供抽纱捻线之用。

                  舂米

还发现了据认为可能属于原始腰机部件的木质打纬刀、

梳理经纱的长条木齿状器、两端削有缺口的卷布轴等。

木质工具的发现,在其他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是十分罕见的。

它证明了在距今7000年前后,

木质工具已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