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殊帕蒂那神庙(Pashupati nath)始建于公元5世纪,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印度教圣地之一,供奉破坏之神湿婆(Shiva)。中国游客也称之为“烧尸庙”。 是因为帕殊帕蒂那神庙外的巴格马蒂河畔有六座石造的火葬台,是尼泊尔印度教徒举行露天火葬的场所。据说这里是全尼泊尔最大的焚尸场,也是人们祈求佳偶、生育、病愈、平安,死后升天所膜拜的地方。据说世界上能参观这种公开火葬的国家,只有尼泊尔印度,所以外国游客来尼泊尔大多都是因为好奇心所以都会来这里看看。

?xml:namespace>

帕殊帕蒂那庙是南亚最重要的印度教庙,坐落于巴格马蒂河岸边,占地260公顷。寺庙的主体是一座塔式建筑,周围许多小寺环绕,与主体建筑构成众星捧月之势。这座庙供奉印度教的湿婆神,“帕殊帕蒂”是湿婆神的另外一个名字。“帕殊”是众生的意思,“帕蒂”是主的意思,合起来即众生主之意。相传湿婆神当初厌倦了所住的皇宫,为避免其他的神发现它,便更名来到此处,这间庙便是当时湿婆的住所。

我们从宾馆出来,虽然语言不通,但是我拿张地图,上面有这里的图片,告诉司机我们要去这个地方,司机就会把我送到想去的地方。所以有时旅游只要做好准备,即使语言不通总会有解决的办法。到了离庙门附近的地方我们下了车,下车后看到一群鸽子,应该是鸽子广场,我们去拍了几张照片。

 

 

一条通向帕殊帕蒂那神庙的路上并没有看到有什么大门,可是只要是外国人那么就会有人过来告诉你是要买票的,而售票窗口在一个很不显眼的地方。门票是1000尼币,是我们来尼泊尔旅游中门票价钱最贵的,实际上也只有人民币六十多元钱。买好了票我们就随着人群向这座有名的寺庙走去,从**上看,这是来尼泊尔不丹旅游人数算最多的一次了。

向前走不到100多米,就能看到巴格马蒂河。此时你会嗅到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神秘的味道,确切地说是一股烧东西的味道。此时因为是干季,这条最终流向恒河、每年的雨季都会泛滥的圣河,现在水却很少。站在桥上我们可以看到了两边的火葬台,二座已经冒着黑色的浓烟,另两座也搭起木架,死者全身裹着黄布,笔直的躺着。死者的亲戚在经过各种仪式和死者做最后的告别,随后将把死者火葬,骨灰洒入巴格马蒂河,并随着巴格马蒂流入恒河,于是死者的灵魂脱离躯体而升华并且与大梵合一。能在帕斯帕提那寺的圣河巴格马蒂被火化,是每个印度教信陡最大也是最后的愿望。这里有六座石造平台,位于上游的两座是皇室或贵族专用的,位于下游的四座平台是平民百姓的火葬场。

 

       

我们在这里看到了平民百姓的火葬,也看到了贵族的火葬就想仪式。而小桥北边寺庙前的水泥台仅供皇室和贵族使用。尼泊尔印度一样,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70多个民族的人们被按照种姓分为4个等级,各等级之间甚至不能通婚。 

逝者升天一年后,每年的祭日都会有子女来到河边,请一个法师超度亡灵。法师口中念念有词,子女手里忙着和拉五颜六色的祭品和香料。

这条漂满垃圾秽物的小河叫做巴格马蒂河,它是尼泊尔的圣河,河水来自北方喜马拉雅山脉的冰川融雪。这条河流出尼泊尔后,在印度汇入另一条圣河——恒河。火葬之后,所有未燃尽的物质会被一股脑倒入巴格马蒂河。这条圣河在尼泊尔境内还会接纳所有的人类垃圾,可以称为尼泊尔的巨型垃圾箱。尼泊尔应该是不需要环卫系统的,因为每到6—9月的雨季,巴格马蒂河河水暴涨,会把河中的所有垃圾冲向下游,尼泊尔的垃圾即可由印度的环卫部门来负责清理了。据说每年大大小小的节日更有不少的教徒会来这里洗澡,表示把一年来的罪过全清洗掉。帕殊帕提那神庙的主殿非印度教徒不得进入

在这里可以看到许多印度苦行僧们,他们用色彩涂满脸和身体,穿着明黄色袍子,然后让游人合照来收取费用,虽然我了解不了是什么样的心态,但是应当尊重他们的行为,也许这也是他们的一种生存方式吧。据说在尼泊尔景点里遇见的苦行僧几乎都是假扮的,他们大多来自印度,而真正的苦行僧一般深藏于密林中修炼,是不见世人的。

 

 

 

      每个国家的人都有着他们生存和死亡的方式。看到尼泊尔人这种火葬,虽然心里有些不舒服,但是看到他们的家人如此安静的完成这些仪式,也有些感动。没有我们国家里安葬去世的人那么大的排场,家人只是按照自己的心愿来完成安葬仪式,这样的习俗也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