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耶路撒冷


 


2016年的最后一天,我们早餐后离开约旦死海,向以色列约旦的界桥阿伦比桥驶去。经过严格的安检后,我们于中午时分抵达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位于地中海与死海之间的犹地亚山区顶部,自3000年前大卫王的王国建都于此至今,耶路撒冷一直是犹太人国家与精神生活的中心所在。


在希伯来语中,耶路撒冷意为“和平之城”。可是,这座世界瞩目的城市命运多舛,3000年来未曾享受过真正的和平。为争夺圣地,耶路撒冷发生过多次残酷的战争,先后10余次被夷为平地,但每次劫后都得到复兴,因为它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大宗教的圣城。


1980年,以色列立法认定耶路撒冷是自己“永恒的和不可分割的首都”,但多数国家未认可,将大使馆设在特拉维夫。1988年,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宣布耶路撒冷是巴勒斯坦国的首都。


可见,耶路撒冷的地位问题是中东和平进程中最复杂、最敏感的,它的最终解决需要一个艰辛的历程。





午餐后,我们前往国会山参观国会大厦前的超级大金灯台。以色列建国时,将七支烛台定为国徽。1966年,以色列国会大厦在耶路撒冷落成,英国国会赠送给以色列的礼物就是这座青铜铸造的巨型金灯台。





七支烛台的历史可追溯至2000多年前,七支烛台是耶路撒冷圣殿山犹太第一圣殿中供奉的圣物之一。圣经中有多处七支烛台的记述。七支烛台中间较高的那只代表安息日,其余六枝代表上帝创世的6天。


金灯台上有29个浮雕,大多是圣经故事。烛台象征上帝,在漫漫长夜里,给那些浪迹天涯、受尽磨难、身怀亡国之恨的犹太人带来无尽的安慰,点燃他们眼中的光辉。烛台两旁的橄榄枝,代表着犹太民族对和平与安宁的向往。





我们的旅游大巴行驶在耶路撒冷的大街小巷里,眼前的耶路撒冷是一座东西方文明交融的城市,它充满神秘感,既古老又现代,整座城市既有精心修复的宗教遗址、各种古迹和历史文物,又有细心美化的绿地、现代化商业区和不断扩展的郊区,处处可见耶路撒冷的延续性和生命力。





耶路撒冷老城已被众多的观光客包围,这里的居民既严守教规,又保持着传统的生活方式。在熙来攘往的游客中,这种原汁原味的生活显得尤为珍贵。


我穿行在老城中的巷子里,古老的石板路已被人踩得锃亮,城里的一石、一砖、一柱、一房都在向过往的人们诉说着已逝的故事,一切的一切均披上浓厚神奇的宗教色彩。






傍晚,当我们回到下榻的酒店时,看到酒店大堂挤满了身着盛装的犹太人,他们欢聚一堂,点燃一只只蜡烛,载歌载舞。经打听得知他们在欢度光明节。


光明节是犹太教节日,从犹太历9月25日开始,延续8天,我们碰巧赶上光明节的最后一天。光明节与基督教的感恩节异曲同工,互相辉映。




光明节期间,每户人家的窗户都透射出哈努卡灯的光辉,人们尽量使金灯台的光能散发出去,让更多的人领受到圣火的光照。


酒店大堂里,孩子们点燃烛灯,吃果酱圆饼,收取礼物;大人们进行祈祷,唱赞美诗,诵读《圣经》;宾主唱歌跳舞,互相祝贺,热闹非凡。


我手持相机,静立于人群之外,与他们同喜同乐,感受异国他乡的节日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