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塞罗那帕塞奥·德格拉西亚大街上,坐落着一幢闻名全球的纯粹现代风格的楼房——米腊公寓。

老百姓多把它称为“石头房子”。它与高迪的另外两件作品一起,在198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世界文化遗产。

佩雷·米拉是个富翁,他和妻子参观了巴特罗公寓后羡慕不已,决定造一座更加令人叹为观止的建筑。

米拉找到了红极一时的青年建筑师高迪,请他来设计、建造,并答应给他充分的创作和行动自由。

不过事后他才发觉,他的这一允诺是有欠考虑的。

工程热火朝天地展开了。米拉却在工地上忧心如焚地打转转,因为他心里有许多问题百思而不得其解:

为什么工程已开工却不见图纸?

为什么没有预算?为什么没有设计方案?如此等等。

高迪默不作声,语言不是他表达意见唯一的和最好的方式。

不过,终于有一天,他沉不住气了,从口袋里摸出一张揉得皱巴巴的纸片,冲着米拉说:“这就是我的公寓设计方案!”

可怜的米拉时而抓住自己的钱包,时而又揪住自己的胸口,高迪却若无其事似地微笑着。

他显得挺得意地搓着双手,对米拉说:“这房子的奇特造型将与巴塞罗那四周千姿百态的群山相呼应。”

米拉公寓的屋顶高低错落,墙面凹凸不平,到处可见蜿蜒起伏的曲线,

整座大楼宛如波涛汹涌的海面,

富于动感。

高迪还在米拉公寓房顶上造了一些奇形怪状的突出物,有的像披上全副盔甲的军士,有的像神话中的怪兽,有的像教堂的大钟。

其实,这是特殊形式的烟囱和通风管道。后来它们与古埃尔公园和圣家族大教堂一样,也成了巴塞罗那的象征。

总之,米拉公寓里里外外都显得非常怪异,甚至有些荒诞不经。

但高迪却认为,这是他建造的最好的房子,因为他认为,那是“用自然主义手法在建筑上体现浪漫主义和反传统精神最有说服力的作品”。

占地一万一千平方公尺的米腊之家(Casa Mila),堪称高迪落实自然主义最成熟的作品。

从里到外,整个结构既无棱也无角,全无直线的设计营造出无穷的空间流动感。

房内的颜色,

大厅的装饰

因为采用乳白原色的石材,米拉之家又被巴塞罗那人昵称为采石场(La Pedrera),

。室内的雕塑,外观是令人难以置信的白色波浪形建

配上精雕细致的锻铁阳台,显得雄伟大器而且豪华精致,

令人佩服高迪对铸铁素材之熟捻,并能将之发挥得淋漓尽致。

由于米腊之家位于转角,高迪想尽所有的方式节省空间,

首先是建筑的外观采用看起来厚重,但实际上非常薄的石材板;

又设计了两个天井,住家平面图因此成为两个椭圈形,每一户都能双面采光,

家中各个空间还得以互相串连,不但节省走道空间,内部也没有任何一道墙是不可拆的,可谓是节省空间到最后一厘米,

不论在当时还是今日,应该都是大胆、科学,而且前卫的设计。

除了外观摄人,待你登上屋顶时,十几个造型新颖前卫的“外星悍客”矗立其上,恍如穿越时空,呈现出的未来世界令人莞尔,其实这些都是排烟管或水塔,只是高迪习惯将其美化,变成一个美丽而可以游憩的地方,

不得不再次慑服于高迪丰沛的想像力,即使近百年后的今天来看,一样前卫耀眼!

不过,建于1906-1912年的米腊之家,命运坎坷,原为工业巨子的豪宅,

后来成为**,也曾作为补习班和分租公寓。

从室内看街上,198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之后,

才在1986年由卡沙文化基金会(Centre Calture Caixa Catalunya)以九亿西币买下,又以十亿西币整修,而重现其美丽。

去的时候正下雨,顶层不开。

看后非常“妒忌”为什么只有西班牙才有高迪,

米腊之家门票16欧,折130人民币,排了一小时的队已算很快了。旅游团可能没这么多时间来排队。

高迪的作品还有很多,在下一篇再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