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尾古道

#

人文历史

“牛尾古道”和“牛脊驿”的创建,约可追溯到羌人政权“宕昌国”和氐人政权“仇池国”时期。那时今陇南地区大部都在“仇池国”的控制范围之内;“宕昌国”辖今临潭、岷县南部至天水西界和武都北界一带,礼县的沙金、白河、桥头、草坪等地。“古道”的南北线和东西线可能既是两国的边界线,又是主要交通要道。当时这条“古道”的重要性对于“宕昌”和“仇池”两国来说是可想而知的。“牛尾古道”到宋金对峙时期其重要作用一下子凸显了出来。
宋金对峙时期,地处甘青川草原交界的宕昌,是全国最大的茶马互市市场。宕昌羌马在当时的政治、军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宕昌马市的兴衰与马匹交易的数量与质量对南宋军队的战斗力和战争胜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朝廷曾委派名臣张舜民在宕昌钦化禅院兼管茶马交易,绍兴三年(1133年),益置互市于宕昌,故多得奇骏。陇南抗金名将吴璘曾感叹说:“马者,兵之用也。吾宁罢去,不忍一日误国军马。”而羌马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从宕昌赶到西和州,“牛尾古道”便是直线距离最短、最便捷的一条道路。然而,“牛尾古道”所经过的高山峡谷,层峦叠嶂,峭壁险峻,峡谷幽深,森林茂密,灌木丛生,水流湍急,险象环生。为了将所购马匹及时运抵前线,朝廷便下令一方面凿岩打孔,伐木锯板,修筑栈道,排险通行;另一方面在沿途所经州、县、驿站储备草料以补充营养。即使这样,所买马匹也因路途遥远、疲惫困乏和掉膘瘦弱难以即刻调拨至军队或解往江南各地。于是,朝廷又下令在西和州的长道和大潭两县置丰草监,进行歇养,等马匹的体力完全恢复后,再调拨至前线。这样一来,随着宕昌马市的繁荣,给西和州仅有8400户人口的长道县和1400户人口的大潭县带来了沉重的赋税压力(西和州当时辖长道、大潭、祐川三县。但此时因人口迁徙和金人侵占,祐川几乎不承担朝廷赋税)。据礼县太塘乡庆元二年(1196年)所立《大潭长道二八分科后碑》记载:“自朝廷立市西戎之马于宕昌,马政刍秣之重首事于潭邑。吾乡之民盼盼然,没于马政,因于赋役,诉于州家及监司者凡数载。后值上宪李大政来巡视,尊旧制判:两县赋税总额不变,长道缴纳八分,大潭缴纳二分。”
“牛尾古道”的建成,既方便了茶马交易,也方便了当地老百姓的往来通行。但至清初,因年久失修,“牛尾古道”钟汤坝(今钟滩坝)至楜梯崖段的道路坍塌,交通受阻,给人们的生活和经商通行带来了极大不便。为此,当地的马帮富户张赟、贾氏夫妇独家捐资,发动众乡民,从清康熙四十九年开始,用了六年的时间重修了这段古道。古道维修完工后,张赟便请人撰文并刻了两块碑碣,用以记录张赟、贾氏夫妇捐资,杨可德、杜国清等众乡民出力重修古道的义举。同时,将这两块石碑分别置于沿河两个地方(习称上、下石碑)。现在,上石碑的《牛尾关楜梯崖路碑》保存完好,距今已有290多年的历史,虽经风吹日晒,但仍清晰可辨。
今天的“牛尾古道”已被省道208线礼武段及乡村公路完全替代。而“牛尾古道”上流传的“手把崖”、“鞠躬石”、“鲁班观鱼潭”、“试运水(潮水)”、“将军凳”、“歇马台”等故事,会将你带入那段艰辛而又神秘的历史。

特色

牛尾关,与宕昌“茶马互市”相连。“牛尾关”古称“牛脊驿”,具体建于何时,无籍可考,但在唐宋以后的“茶马互市”中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据《宋史·食货志》载,北宋以来,宕昌马市所买马匹占全国总数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所买战马由宕昌经良恭(今南阳)驿、牛脊(今礼县沙金乡牛尾关)驿到大潭县(今礼县太塘)城、再由大潭经龙林过西汉水到西和州,由西和经成州、河池(今徽县)越铁山至兴州(今略阳),入兴元(今汉中),转拨内地。北宋时,牛尾关西面的宕昌、舟曲一带是羌藏民族的聚居区域。藏区出产的骡马、毛皮、药材等和内地出产的茶叶、布匹、盐及日用器皿等,在内地与藏区横断山脉的高山深谷间南来北往,流动不息,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日趋繁荣,便形成一条延续至今的“茶马古道”。“牛尾古道”是“茶马古道”青藏线(唐蕃古道)西北道的一条非常重要的支线,也是将宕昌良马经由西和州运抵前线最便捷的一条道路。“牛尾关”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是贯穿礼县下四区之一白河地区的交通枢纽。东西由天水、西和、礼县的江口、中坝、白关经“牛尾关”、宕昌的好梯、南阳、临江铺到宕昌与国道212线相接,西北面从岷县的闾井、锁龙经“牛尾关”、白河、桥头、草坪至西南的武都达四川。“牛尾古道”和“牛脊驿”的交通地位到宋金时期达到了顶峰,以后在不同的时期,朝廷都出于对“牛脊驿”的战略地位考虑,便派员把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