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洲红枫古道

#

人文历史

泰顺县城西边有个村子叫白溪。白溪村的北面是天关山,南面是羊脑山,两山之间一条沿山坡蜿蜒而上的就是白溪岭,也称天关古道。天关山是城西的天然屏障,海拔1270米,与县城相对高度800米,是自古以来城里人登高的最佳去处,相传南宋准状元徐履曾在天关山腰隐居过一段时间。

黄泥隘原称黄阳隘,是著名的古代军事设施。隘口用石拱成圆门状,拱高近3米,过道宽3米左右,纵深近6米,过道两旁有供人歇息的石凳。过道北面石墙中砌有一龛,镶嵌半截破裂的石碑,脸盆大小,有咸丰九年(1859)三月立的残碑,上面记载的是捐钱人的姓名和捐钱数额。黄泥隘是泰顺天关古道与寿宁杨梅州古道的连接点,咸丰八年(1858)四月,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部占领云和、景宁、庆元一代,清兵败绩,退避泰顺。当年县绅林用霖在今黄桥乡上燕村蚊虫垒建造隘口防守,同时派乡兵扼守黄泥隘,以防石达开部入境。

据寿宁县的资料,黄泥隘原有记事碑隘口,现被置放在离隘口1华里外的铜坑尾村三岔路边,已经断为两截,碑右刻有“嘉靖贰拾肆□□□□”字样。明嘉靖年间正是倭寇大肆侵扰我国东南沿海一带,泰顺最大的倭乱就发生在嘉靖三十八年(1558),当年倭寇从福鼎登陆后,自南向北横扫雅阳、三魁、下洪和莒江一带,是泰顺有史以来最大的人为灾难。假如黄泥隘是建造于嘉靖二十四年(1545),那么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防御倭寇。

黄泥隘是杨梅州古道的终点,也可以说是起点,从此西行便进入杨梅州古道,进入福建的地界。

  从隘口到铜坑尾村是一段下坡路,古道的左侧是高山,右侧是一大片山园地,荒芜多时,满是枯黄的野草和芦花。回头间,千万棵芦花从杂草丛中探出来,在逆光的背景下,幻成一片纯净的世界。石级上落满了枫叶,清晨的雾气刚刚退去,因此路面包括枫叶都湿漉漉的,在阳光的照射下,升腾其一股股白色水气,在静静地袅袅地盘旋。经过一道石板桥,绕过一个小湾,就看见被众山包围着的铜坑亭。
 
   铜坑亭宽三间,深两室,与其说是亭子,倒更像是一座山间民居。亭子是1993年重修的,外墙还用红砖,与整体结构很不和谐,主要的梁柱还是沿用旧的,看上去黑乌乌的。亭子的后面有一道水圳,左右各立着一块碑石。左侧是《铜坑亭碑记》,碑文是:“从来无长存不敝之物,实赖有继起整顿之人。庶旧德不湮,善功无量。昔我太祖魏元甲公于前明间置田壹百三十余秤于铜坑,此地当寿泰交通空道之域,崇山峻岭,两岸削崖,数里之间人烟稀少。公起慈心,于清康熙间建造茶亭,名曰铜坑亭,以招佃住,作为行旅烹茶解渴之息所。迨清咸丰间遭水漂流,该田失租三十余秤,至光绪间,其亭圯毁。族中重新修葺,整顿如昔,颇不负先祖之仁心所望。世世子孙承先启后,永垂祖德不朽焉!是为序。中华民国三十年岁次辛巳孟春月,寿邑武溪村魏族同立。” 右侧是《重修铜坑亭碑记》,碑文如下:“本亭位于寿宁坑底乡长岭村境内,古往今来乃寿泰往来之要道。魏元甲公于清康熙年间独立创建,给过往之客休憩之便。因此亭破破烂不堪,现经魏氏后裔为主筹资重建。特立此碑,以资纪念。

继续西行,在三四百步外的幽谷中,你还可以发现一座小巧玲珑的石拱桥。石拱桥通身黝黑,长满了深绿的苔藓。没有石碑,无法确定始建的年代,格子想,石桥应该与古道一样古老,至少比铜坑亭少老吧。石拱桥身处深山幽谷,阳光匆匆来匆匆走,只有底下的常流的小溪作伴,怪孤独的。几分钟后到达水绕洋村。水绕洋村只有四五座木购房子排列在山坡上,一幅空山无人的景象,只有狗的吠声和公鸡的啼鸣偶尔在山间响起。

寿宁廊桥的外形大体相同,廊屋是封闭的,只在相隔数米的地方镂出几个诸如葫芦、折扇、五星、满月、春瓶等形状的东西,一是为了采光,二是算画中采景吧。最后了解一下杨梅州廊桥的有关资料:又称飞云桥,清乾隆六年(1741)建,乾隆五十六年,道光二十一年(1841)、同治八年(1869)、1937年四次重修。两端桥堍用块石砌筑,长42.5米,宽4.2米,拱跨35.7米,东西走向,17开间,72柱。

特色

寿宁的杨梅洲桥,在闽浙木拱廊桥中最具魅力,虽然它的跨度,比不上寿宁的鸾峰桥。杨梅洲桥,胜在 水。绕过只有几户人家的杨梅洲村,前行不远,幽蓝清澈的溪水,便可使人精神一振。直至临近杨梅洲桥,桥底那一汪幽蓝,滞留了前行的脚步。远远地望着望着,那神情宛若酒鬼闻到了酒香。桥底山涧的大石,偏偏颜色极白极洁净,衬映着这缓缓流淌的清水,石白水清山绿桥古,想不陶醉也难。 杨梅洲桥,清乾隆五十六年建(1791),道光二十一年(1841)、1921年重修。贯木拱廊屋桥,东西走向,长42.5米,宽4.7米,拱跨33.8米。桥屋为四柱九檩,抬梁式木构架,17开间,72柱,双坡顶,桥台依着悬崖用长条石砌筑。这桥也是惟一直接连接闽浙古道的廊桥了。 一座小小的石拱桥,位于古道的中途,横跨山间的一条小溪。古道宽度不过一米二左右,石拱桥竟然有两米之宽。灵巧的小拱桥,与雄伟壮观的杨梅洲桥,相映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