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古道

#

人文历史

富士古道为日据时代所遗留下来的,且推定古道乃昔日为了牧牛而开辟的,因此富士古道可以说是一条牛路也称为富士坪古道。


登山口有小石碑,立于民国甲辰年(民国53年),记载这条石阶路是由一位八十八岁的居民许国安独自出资重修的。 石阶宽约一公尺,笔直陡上,中途一座纪念石碑,立于民国乙巳年(民国54年),写着私资铺设道路,內容相同。 约七、八分钟,便抵达上方处的福德宮,该处一石碑,乡长所立,表扬许国安老先生修路的功绩。


原來这条石阶路称为福德坑路。福德坑是当地的地名。这座庙称为富士坪福德宫。庙已于民国八十五年(1996年)重修,不知其创建起自何时。虽是新庙,但庙身以石块砌成,浑厚质朴,颇有当地特色。


特色

富士古道的登山口位于北28乡道约9.8公里的大坪国小溪底分校旁。几年前还是一条冷门路线,如今北28乡道沿途都有富士古道标志。


沒到达溪底分校,公路9公里处,富士古道登山口的标志及石碑。登山口有小石碑,立于民国甲辰年(民国53年),记载这条石阶路是由一位八十八岁的居民许国安独自出资重修的。 石阶宽约一公尺,笔直陡上,中途一座纪念石碑,立于民国乙巳年(民国54年),写着私资铺设道路,內容相同。 约七、八分钟,便抵达上方处的福德宮,该处一石碑,乡长所立,表扬许国安老先生修路的功绩。


原來这条石阶路称为福德坑路。福德坑是当地的地名。这座庙称为富士坪福德宫。庙已于民国八十五年(1996年)重修,不知其创建起自何时。虽是新庙,但庙身以石块砌成,浑厚质朴,颇有当地特色。从福德宫往前走,宽阔的碎土石路,约走五分钟路,抵达溪底分校。溪底分校已无学生,改为大坪国小自然体验中心,教室变为男女生宿舍。路过学校,直行,遇叉路,取右行,正式开始富士古道的路程。古道一开始就是爬升段,爬向大尖山的东南稜。富士古道比较辛苦的路段是一开始约十五分钟爬坡路。牵着牛上行, 大概得費九牛二虎之力!爬上陡坡,路旁竹林,山路蜿蜒绕行,不久,抵稜線之上。


循稜而行,坡度渐缓,上下起伏不大,越走越平缓,山径变为宽阔,林荫幽致怡人,走来舒适。路上渐出现牛只足印。 不久遇牛粪,直径超过十五公分,新鲜有味。自溪底分校起算,约四十分钟,抵达石棚土地公。附近有横向的叉路, 左为瑞泉古道,右为富士山腰古道,分別可通往瑞泉及鹿堀坪。石棚土地公是简易、原始的土地公庙,庙身谨以碎片石板砌成,高不到一公尺,背对着山径,以往路经此处的登山客,常会误以为石棚是石椅,直接坐了上去。 现在石棚背面的地上放置了一个小香炉,提醒游客,以免土地公庙遭游客误涉及。


石棚附近的腹地稍多,有横躺的树干作为木椅,于是在此休息及用餐。路径开始蜿蜒向上,爬向富士坪草原。此时渐闻右侧有溪水声。这条小溪为富士溪的上游, 溪水稀薄,潺声绵绵。溪岸处较阴湿,冷清草、楼梯草极茂密,附近也有不少大菁,沿途景致变为更原始, 林貌渐渐转为浓密的阔叶森林。树林间出现零星的一棵棵挺立的柳杉。不久,越过小溪。溪水变成在左侧, 左侧的溪岸出现绵延的驳坎,似一道矮墙,或许是河岸护堤,或许是牛堤遗迹。